清联赏读四十三

与韩镐论文联 郑燮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一、注释

1.韩镐——字西京,山东潍县人。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见他写的文章雄豪放旷,极为赏识,在一次县试中录取他为第一名。

2.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

3.删繁就简——删除繁杂使之简要。

4.三秋——指秋季。

5.领异标新——谓与众不同,独创一格。

6.二月花——指报春花。

二、赏读

1.格律

删繁就简三秋树;

平平仄仄平平仄;

领异标新二月花。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仄,下联句脚:平。

2.对仗

上下联:

“删繁”和“领异”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就简”和“标新”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三秋”和“二月”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树’和‘花’名词相对。

对仗工整。

3.联意

与韩镐论文 郑燮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写文章要删除繁杂,使之简要,就像秋天的树那样;

而且要摆脱俗套,独创一格,就像二月的迎春花。

4.评赏

这幅联是谈如何写好诗文的。

上联,是说写诗文要“简明扼要”。“删繁就简”,删除繁杂使之简要,文章才能条例清晰,才能突出主干;“三秋树”,秋天的树树叶都落了,只剩下主干树枝了,比喻非常形象。

下联,是讲写诗文要“新奇脱俗”。“领异标新”,与众不同,独创一格。文章要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最忌人云亦云。“二月花”,二月的花开得最早,一花引来百花开,可谓是独领风骚。

整幅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写好诗文,一是要“删繁就简”,二是要“标新立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