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延期开学了。为了在家的学生不落下课程,“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响遍各类新媒介,并陆续开展了线上教学和网络授课。
教师变主播,使出浑身解数上网课,家长成教员,措手不及软件装,学生小鬼当家,捧起手机咿咿呀呀……这番景象背后不能不令人深思:
1、惊喜和灾难不一定哪个先来——储备“能力”不是空谈。对于国家来说,应对突发灾难的机制、物质、人才……对于个人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心理素质、个人意识、社会责任……我们是不能杜绝灾难,但可以更好的应对。
2、信息化真的可以再快一些、再强一些——基础设施和应用亟待加强。扳指数来,从教以来,历经了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三次更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没想到今天上午登录“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居然登不上。就连电脑安装一个“钉钉”都不能直播——显卡内存不足。
3、教师应成为信息化教师——“主播”我们要主动担当。“教育信息化”这个词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其中含义不用多说,“教师”绝对是其中一个关键要素。自认为对“网络”还算精通的我,居然待在办公室里一整天做准备(排除硬件设施不到位,也足有半天时间),没有“教师信息化”何谈“教育信息化”?何谈国家“现代化”?
4、教师多做基本功课——专业知识和能力要强。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哪些不用多说,怎么做?不能靠嘴,要靠具体行动,我常想:什么时候能专心读读书、写写字、备备课、上上课、批批作业……该有多好!或许真的该“急刹车”了,等一等掉队的“教师”,给“教师”一个赶上去的机会。或许这样的话,无论哪种形式给孩子们上课才不会感到“为难”。
5、家校联系真的很重要——先让家长成长。“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可又有多少行动给到“家庭”和“父母”呢?班级二十多个孩子,进入钉钉群观看直播的不足十人!晚上微信群和钉钉群特地发了学习情况总结,并发布明天学习内容,特地让“收到请回复”,结果是三两位家长回复“收到”。我感觉不怪孩子们,怪我们,我们没有和家长沟通好,没有把家长教育好。当然,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甚至是漫长才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我们总得“开始去做”。坚持做了一个学期的每月一次家长会,这个学期依然会做下去,并且细致做,家长会上不空谈道理,纯做实际行动。
6、没书本、没同桌——难为了娃娃们。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接受性更强的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网络授课,这些该有的优势丧失殆尽。一个人学习,没了同桌,更不能小组讨论,老师也不会说你开小差,记的笔记都针对哪哪哪呢,网上提交作业……“我们还是小学生呢,好多操作还不会哎……”
一切就这么真实的存在着,疫情要战胜、生活要继续、学习不能停……貌似真的很难,静心想想:做好自己、好好做自己,春天已来临,静待百花开。
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