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的解忧杂货店讲了些什么?
众所周知,解忧杂货店是由著名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笔下的小说,东野圭吾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天王,其作品有《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秘密》、《流星之绊》等作品。
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有一间浪矢杂货店,只要在晚上把写了烦恼的信丢进铁卷门上的邮件投递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后方的牛奶箱里拿到回信。据说这家杂货店的回信可以“可以解决任何烦恼”。
故事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己人生的选择,而杂货店的主人就充当着“解惑”的角色,引导“迷途的羔羊们”作出恰当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这个小说是有一种淡淡的治愈系的感觉的,但是当这样一部温暖数万人的作品搬到大荧幕时,作为原著党我想都是不愿意的吧,但哪怕我们口头上说着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想去看看,那样一部美好的小说会被怎样的呈现呢?
可是,结果却是,从头看到尾,只想问一句,这是什么?
电影版《解忧杂货店》把发生在日本70年代的5个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搬到了中国的90年代,变成了3个,看似只是换了一个时代和不同的故事,对于电影本身并没有太大影响,可是看到最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电影中,杂货店主人由成龙主演,本来知道有成龙时还满怀期待,可是当成龙出现在银幕时,只想说这一脸的虚假的妆是什么鬼?中国的化妆技术就算不是登峰造极,但也是出神入化了,怎么就把成龙给化成这个鬼样子。小偷也从小说中的3个男孩变成了两男一女;追星男孩的偶像从保罗·列侬变成迈克杰克逊;鱼店音乐人变成北漂音乐梦想家秦朗;迷途的陪酒女变成唱歌的舞女……
影片中出现的90年代的收音机、自行车、歌舞厅、音像店等等,年代感十足,在这个方面的确还是很有90年代的气息,回忆杀合格。
在电影中,第一个故事是小城音乐人秦朗在北漂期间,周围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出专辑,但自己却一直没有机会,当秦朗纠结于是继续追寻梦想,还是放弃梦想,抑或另谋生路之时,秦朗得知父亲卧病在床的消息回到了家乡,在秦朗犹豫着要不要放弃音乐梦想去继承父业时,他想起了无名杂货店,于是便给杂货店写信咨询答案,得到的回到是先继承父业也不一定是坏事。(请注意,这个回答是“三个小偷回答的”)
第二个故事是爱追星的小孩,原先是当地最有钱家的孩子,只要是迈克杰克逊的专辑都会收藏,当小孩跟父母有矛盾时,小孩选择向杂货店倾诉,这个时候的回信者是成龙饰演的老爷爷。但小孩和父母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深,最后选择出逃,流浪,来到彩虹之家才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第三个故事是舞女“迷途的汪汪”渴望成功,为了挣钱不惜登台、陪酒、当情妇,表面上她很堕落,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是困惑的,于是她也向杂货铺进行了诉说,(这个时候,回答她的是“三个小偷”),后面通过三个小偷的鼓励,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从此改头换面,成为了行业的大老板……
电影里,看似3个故事相互独立,但又通过“杂货店”和“彩虹之家”而联系到了一起。杂货店、孤儿院这两个象征意味很浓的地方就是温暖的所在。对于这一条主线没有弄丢,还是庆幸的。
但差就差在,这种穿越时空的叙述,能不能讲清楚,出影片中可以看得出来导演是想要营造出时空转换故事相互交织的感觉,但很可惜,非常的失败。故事与故事之间感觉非常分裂,让观众根本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
同时对于演员的排布和掌控也是杂乱无章,不仅没有把故事本身之间节奏掌握不好,并且对于每个故事都没有讲透讲动人,导致每个故事看下来,竟然没有一点感觉。这种逻辑、结构、人物的多重混乱和分裂,让东野圭吾作品的神秘氛围荡然无存。
在原著中,杂货店的老爷爷帮助困惑中的人跟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倾听他们的烦恼,给出建议,这本身是一件很暖心的事。而彩虹孤儿院则是孩子们的一个大家庭,这里的孩子互帮互助,相互支持,是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爱的港湾。
这样一部本省东野圭吾想表达的意义,放在了影片中,不能说荡然无存,但也是零星点点。综合下来,这个影片是完全不及格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