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古典老师的文章,提到写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类。一种是内心的一些随想感言之类的,可以是生活小事的所思所想,可以是一天内容的简单记录,对象是自己,写出来只是对自己有个思考及备忘的作用吧。第二种是工作文档、事件流程的操作过程等的整理。该类文档可以梳理自我知识储备,提高知识提取效率。第三种是对别人有帮助的文章,这类文章要求较高,要有深度有启发性,所以开始就试图写该文章的门槛较高,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以此类推,那数学的学习是否也可以被分成几种类型呢!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和是否考点分成四类。
平时上课的话,恐怕四种类型的知识点或题目都会遇到。从短期来看,只要是考点的,无论难否都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重点。对于容易考的题目,应该先从简单的着手,该拿到的分数拿到手,然后要勤于思考变型,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及适用范围。所谓的难题,其实就是简单题目的组合变形,如果小知识点清晰透彻的话,大的综合题只不过是逆向思维,加上排除法的应用---要求的是什么?哪些方法能够实现?方法中哪些不能用?排除掉不能用的选择能用的而已。
从长期来看,非考点的内容不一定是不重要的,也不一定是永远不考的。何况暂时不考,但是较难的题目是可以用来思维训练的。因为思维能力的强弱,是会直接影响到各个学科的学习的。再有,简单的课外知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理解知识的维度增加了,就更容易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所以无论哪种题目,哪种知识点,都要先清楚学习它们的意义,有目标,有方向,有手段地逐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