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我们的选择相信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经验,还是我们的经验决定了我们的信念?
换句话说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模式,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还是我们过去的经历创造了我们?
是因为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经验,就像一个个限制性信念一样,构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内在容器,进入潜意识,来成为我们的经验。
2)在每个人的成长中,自我负责与他人支持的关系?拯救与支持的区别,依赖与寻求支持的区别?在共修中,"共"与"修"的关系?
在每个人的成长中,自我负责意味着自己看到了自己模式的卡点,心甘情愿、毫无评判的认领自己的责任,他人支持依靠他人,看清自己的卡点,再实现自我认领,拯救与支持的区别就是:拯救是控制是纠缠是彰显,而支持是没有纠缠为自己在这里毫无条件的支持对方,依赖里有纠缠、讨好、逃避责任、控制等,而寻求支持起码是想走出卡点,是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在共修中,共是一个场域,大家可以在这里场域里相互照镜子,可以更全面的的看清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的人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模式的镜子,共,是修的支持者,帮助我们更好的修自己,而修,就是凡尘炼心,修炼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内在容器,最终让我们让好的生活。
3)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是来寻找情感安慰,还是选择面对自己?是要寻找别人看见自己,还是在彼此照镜子中自己看见自己?共修的规则要求是限制我们的,还是支持我们去面对自己的?来这里是要让自己舒服,还是要让自己成长的?有没有舒舒服服的成长?
原来我以为我来这里不求其他,只求成长,也有通过成长来满足小我,反正不管真成长还是假成长,我就是来成长的,也来照照镜子的,窃取窃取他人成长中的坑的,其他没了,渐渐的我发现,我还希望别人看见自己,共修的规则刚开始让我挺恐惧的,后来觉得是支持我们成长的,在这里不是让自己舒服,是让自己成长的,目前我认为没有舒舒服服的成长,成长伴随者各种评判和不臣服……
4)我们说要诚实无情面对自己(拥有、承认、坦白),和说要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内在小孩温柔以待,这两者是矛盾的吗?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两者并不矛盾,拥有、承认、坦白了我们才能和内在小孩相遇、凝望,内在小孩才能被懂的,从而温柔以待,这两者是可以相互拥抱的那种关系。
二、结合本次120天共修前阶段的成长变化和收获做出如实总结
1、这段旅程你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自己的满意度是多少?(0~10)
这段旅程我付出了我的很多阴影面、我的不开心、不舒服,收获了自己更多的阴影面,一层一层的,我很评判、看到了却卡在这里,给自己打5分!
2、临在和觉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频度怎么样?你自己能给自己打多少分?(0~10)
临在和觉察在生活和工作中频率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之前以为的临在是假的,现如今,我使用不起来,所以我应该不临在吧,给自己打2分。
3、对自己人格模式有哪些觉察?有哪些成长突破?还有哪些困惑?
人格模式底层的受害、阳奉阴违、想要舒服却一直不让自己舒服等等,如果是看到算是成长的话,我看到了这些,困惑就是我卡在了这片阴影里,出不来,大脑一直在苦苦寻求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然而并没有,一直卡在这里。
4、在接下来的共修旅程中你打算怎么对待?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接下来,希望自己看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后,能够敞开些。
5、你是如何理解“东方九型”传递的价值的?这份价值在你的生命中是如何活出来的?
跟了两三年,从今年开始我才稍微清晰的看到价值,就是在这个体系的支持下,让每个不放弃自己的人找到回家的路,我感觉自己的生命状态随着东方九型传递价值的路线也在改变,目前我还没有活出来,但是我生命丰盈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