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克爱的虎子
编辑 | 李维斯
本文为老虎电台原创出品,转载请后台留言。
这是我们关于行业趋势的No.004篇文章。
就像段子里讲的,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
互联网既没有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也没有改变若肉强势的丛林法则。对于非互联网行业公司而言,艳羡网络公司的边际成本趋0的产品、高效便捷的服务,和口碑传播的特点,迫不及待的渴求自我转型!结果又变成不转等死,转了转死的局面。传统企业转型也是个伪命题,以后我们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文章里再详细说。
今天就聊聊传统企业转型的三大死坑,条条充满了太多人的血和泪。
对于传统企业,最可怕的就是,只看到互联网表面的工具属性,而指导于行动上就是,公司新业务一定打造网络技术产品。
第一大坑:开发APP。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亟待转型的大企业,都认为APP是移动互联网的标配。的确,APP是企业在手机应用端的阵地。如果预算充足、战略清晰、布局长远,想清楚公司业务主阵地就放在APP上了,那就去做。简单说就是想要了为什么必须要做,而且清楚知道要花多少钱,花多长时间,那就可以做了。
但大多数企业和项目必死的症结在于,APP开发成本是可以预估的,但推广一款应用,而且教育市场用户习惯费用,是个无底洞。就算是整个公司的战略和资源全都放诸于此,企业一上来就打造一款APP作为创新尝试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血本无归)。
不是说不做APP项目才能成功,只是不希望创新第一步就是做个APP。把企业要做APP的所有有理由和目的列出来,看看如果开发一个企业公账号+订阅号能不能解决,再说做不做APP。
第二大坑:打造一个平台级别的产品。
“我要做一个平台”,之前很多的创业项目一开始都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传统企业也想要打造一个产业平台,邀本产业链条种各个环节的企业入住,赚平台级的钱。我身边就有个的商业地产公司,想要打造一个在线综合商城,依靠实体大卖场吸引商家和消费者,并加入B2C、C2C、分销等多种功能。这个公司,有行业经验、有商户资源,但成功概率依然为0。背后的原因,按照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的理论分析,既大企业对市场有着极强的评估能力,但是对于不存在的市场除外。例如网上买建材、买汽车、买家具,微信上买水果,这些市场并不存在。不是说永远不会存在,而是在还没有到来之前,一定不会按照原有的规则和流程满足新的需求服务的。我们逛网店,网店页面不会是按照商场柜台的顺序和样式展示在电脑屏幕上的。
当今的大企业在经过网络购物的洗礼之后,都看到未来商业的趋势,而移动互联网的新浪潮,又让人们看到新的机遇。但问题的本质是,企业能够实现真正的创新,区别在于,企业是真的触摸到未来的趋势,因为对未来商业愿景的憧憬,还是希望自己基业长青永远立于不败的地位。决定创新产品的方向,面对试错心里想的是生意,还是实现未来的使命?所以,平台型的公司不是不可能再出现,而是首先认识到,互联网大型的基础工程已经完工了(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电商平台),以后的平台级产品,首先自己要是一个单品,有自身鲜明聚焦的功能定位,然后再去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否则没有原则灵魂和精心的运营,只想做个系统放在网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三大坑:抄袭者必死。
出发点不同,行动和心态就会不同,结果肯定大不一样。同样,抄袭看似捷径,但对于新兴于边缘的供需市场,抄袭意味放弃试错、不去探索心法,仅仅依靠阶段性的招式期望打开新的需求和市场,就意味着死路一条。探索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而获得更强大的商业竞争力。就像在今天,互联网从当年只对网络的发烧小众用户们,到今天人们离不开手机的日常生活。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
古人曾将羽毛做成的翅膀绑在双臂上,然后从高处跳下,用尽全力煽动翅膀企图飞起来,结果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 力,但他们是在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相抗争。没有人强大到足以赢得这种抗争。只有当人们懂得了相关的自然规律,掌握了决定世界是如何运行的那些原则(万有引力定律、贝努里原则、升力与阻力原则)的时候,人类的飞翔之梦才得以成真。当人们设计的飞行系统掌握和顺应了这些规律和原则,而不是与它们相对抗的时 候,他们终于飞向了先前无法想像的高度和远方。
抄袭也一样,放弃了追求本质规律,别人做APP我们也要做,别人做商城平台我们也要做,别人开发布我们也要学习。总之,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拉近了信息和服务的距离,但让世界更加扁平化,竞争更加充分。
不要在涉足互联网的第一步上来第一就要做APP了,也不要想着互联网项目就是打造一个系统平台,就万事大吉了,该补课补课,该学习学习。总之不要总是利欲熏心,最后变成速生速死的项目。永远保持清醒,小心互联这个害人精!
(作者:李克虎 ,奇妙家营销机构创办人,企业新媒体营销专家。微信公号:老虎营销同学会,ID:laohuying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