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教育。
做家长的,大部分都听过这句话。可让我们焦虑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分辨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坏教育。
比如,惩罚是坏教育么?打孩子可能确实不对,但罚孩子占会儿墙角长点记性,总算不上坏教育吧?
这些确实有争议。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是坚决反对惩罚孩子的。
因为我相信,惩罚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相反,惩罚会给孩子成长带来长期的负面效果。
今天我们就以一部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来切入,讨论一下惩罚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池塘底”的辅育院。“池塘底”这三个让人听起来绝望的名字,正是这个学校的真实写照。学校中的学生都是无家可归或者被家长们放弃的问题儿童,而院长也以残暴的高压手段来管理这些孩子。在院长和老师的眼中,这些孩子都是“无药可救”的。
惩罚是这里主要的教育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从校长到老师,都把“犯错,处罚”当做口头禅。惩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仅限于:口头羞辱,体力劳动,禁止探视,关15天禁闭,殴打。
但惩罚真地让这些问题儿童变成了好孩子吗?根本没有。
他们要么偷偷摸摸地继续不良行为,躲在宿舍里抽烟,在笔记上写“院长吃屎”;要么当面反抗,给老师起外号,在课堂上搞怪。
还有的孩子找机会报复老师。有个老师小臂上被学生刺了一刀,缝了十多针;义工麦神父也被学生设计的机关打伤面部,一度病重入院;更极端者,比如一个叫孟丹的学生,最后甚至放火烧了辅育院。
惩罚只是短时间地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但他们的本性却变得更坏了。
孩子们全都自暴自弃,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愤恨、反叛、报复不过是他们示以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罢了。
在“惩罚-反抗/报复-再惩罚-再反抗/报复”的恶性循环中,最大悲剧终于发生了——刺伤老师小臂的学生穆同,从楼上跳下自杀。
2.
从发生在“池塘底”辅育院的故事来看,通过惩罚,老师们似乎赢了孩子。
但老师们却没有赢得孩子。他们依靠的是力量不对等,而不是和孩子之间的心灵纽带;老师们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敌对关系,而不是本该有的亲密关系。
或许你会说,我惩罚的力度要比电影里轻很多,而且,我是出于爱孩子的心理来惩罚孩子的。
从教育心理学上,好的动机并不能减轻惩罚带来的负面效应。在面对惩罚时,孩子通常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但在潜意识中,他们会认定自己是坏孩子,要么继续坏下去,以展示自己的力量;要么变成一个讨好者,偷偷摸摸“再也不让你抓住”,或者非凭本意地改变行为以获得惩罚者的认同。
回想一下小时候,当老师罚我们站在同学们面前时,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影片中麦神父评论葛贺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是个好孩子,不过要懂他”。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不良行为的本质,是孩子缺少价值感和归属感。我们必须认知这一点,才能真正懂得孩子,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价值感和归属感,必须来自于孩子的自我控制。他们必须通过感受情感,学会技能,依靠自己或者与别人合作来解决问题,来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而惩罚是一种大人给予孩子的一种外在控制(骄纵同样如此),通过惩罚让孩子们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无异于南辕北辙。
惩罚确有迷人之处,因为它能获得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不过,我们在为这种短期效果洋洋得意的同时,我们或许还应该思考一下,惩罚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长期效果。
3.
接着讲“池堂底”的故事。
在一片黑暗的“池堂底”,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敌对关系,没人把对方当成朋友。“池塘底”没有快乐,所有人都度日如年,在互相仇恨中等待解脱。
1949年,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成为“池塘底”的代课教师。也许是因为在社会上的失意让他更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许是因为他本就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总之,他的到来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马修刚到学校,也遭到了孩子们的各种恶作剧。他第一次进教室时,孩子们一边喊着他“光头老师”,一边在教室里打闹。他们在讲台边设计了一个陷阱,让马修差点摔个狗抢屎。他们甚至还潜入马修的宿舍,偷走了马修的乐谱,然后躲在厕所里研究这是不是间谍的密码……在孩子们心中,辅育院的老师都是敌人,新来的马修也不会例外。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想教育好孩子,大人必须先要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如果马修像其他老师一样,以严厉的惩罚来处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那就同样会陷入“惩罚—反抗/报复—惩罚”的循环。
马修控制住了自己,从恶性循环中退了出来。这就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善意的信号:这个老师,似乎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接下来,马修把孩子们的精力努力引导向建设性行为,让他们在正向行为中感受价值感。
首先,马修给予孩子们尊重和信任,并寻求与孩子们合作。他离开教室时,让“怀孩子”皮埃尔负责维持教室秩序。他与麦神父受伤案的“罪犯”葛贺克协商,不会实施禁闭十五天的惩罚,但葛贺克得去照顾受伤的麦神父。
其次,马修努力寻找孩子们的优点,并把优点放大。有一次,孩子们在宿舍里大唱“光头老师”的嘲讽之歌,正好被马修抓个正着。马修没有惩罚他们,反倒发现孩子们的嗓音不错。马修开始为孩子们写歌,组建一个合唱团。他把孩子们的嗓音分类,试着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合唱团中,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贝比诺不会唱歌,没关系,当团长助理;郭和颐五音不全,没关系,负责举乐谱;莫翰奇的嗓音好,太棒了,正好当乐团独唱……甚至最叛逆、最粗暴的孟丹,马修也试着让他唱男中音,虽然最后没有成功。
马修总是鼓励孩子们,哪怕只要一点儿小成就。在他的悉心呵护下,孩子们的能力被激发出来,他们甚至自己学会了连马修都认为很难的一段曲子。在合唱团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内心也重新回归了平静。
马修不但改变孩子们,而且还改变了整个辅育院的氛围,就连刻板粗暴的校长,也偷偷在办公室玩纸飞机,甚至到外面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了。“池塘底”的众人们,看见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教育。因为不管用哪种教育方式,孩子都会试着挑战教育者的权威,间或出现教育者不愿见到的不良行为。所以,想获得长期效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教育者必须坚定而和善。
但哈善院长缺乏马修一样的耐心,也理解不了这种教育方式。粗暴、叛逆的孟丹从“池塘底”逃走后,院长重新操起惩罚的大棒。他禁止所有人外出,甚至还解散了合唱团。
故事的最后,孟丹放火烧掉了“池塘底”辅育院,幸亏马修带孩子们到野外游玩才躲过一劫。不过,马修虽然救了孩子们,却因为违反校规不得不离开了“池塘底”。
故事最后很感人。马修离开时,孩子们被关在楼顶,无法送行。但孩子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送行方式。他们放声歌唱,朝楼下射出了无数个纸飞机。歌声飘荡在整个“池堂底”,纸飞机上写满了对老师的爱和祝福。
马修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孩子们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尊重孩子们,也获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他成功地与孩子们建立了心灵纽带,他爱孩子们,也赢得了孩子们的爱。
当然,《放牛班的春天》只是一部电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很远。不过,电影传递出的对教育方式的反思,尤其是对惩罚式教育的反思,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关于惩罚的坏处,以及如何教育孩子,我说得不够仔细,也不够系统。所以最后,我推荐一本书给大家,《正面管教》,希望家长们都能认真地读一读。
教育是一门科学,最好别靠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