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文
民间盛行一种声音“辛苦工作10多年,还不如买套房子”
不知道你看到这种说法(现实)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一类人认为“买套房子比工作来钱快多了,还女里工作有啥用!”
然而,我却认为,高涨的房价,不是要告诉我们,拼命的工作没什么用,还不如买套房,等着数钱。而是要告诉我们“钱赚钱比人赚钱的速度更加快”。
而高企的房价,催生出了一个群落,那就是“猜房族”
你觉得房价还会涨吗?
“我觉得会的,因为ZF靠卖地,银行不能倒,巴拉巴拉云云云........”
“我不觉得房价还能涨(其实马上就要跌了~),你看看,现在多少地方的房价,让人辛苦工作一年,买不到一平米;租售比多离谱,巴拉巴拉云云云.........”
不过,单纯的猜猜涨跌,并没有什么意义。(饭后,闲扯淡吹吹吹牛B,还是有意思的O(∩_∩)O哈哈~)
今天,我想闲聊的是,促成目前房价现状的两股力量。
其实,我们都知道。造成一个商品市场价格的两个原始力量是,供给和需求。
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市场价格会走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供不应求”)
当需求不变,供给增加时,市场价格就会走低。(就是我们所说的“供多于求”)
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经济学原理。它本应该,同样适用于,房产。然而,很多人觉得似乎在中国就变得不再适用了。真的是这样吗?
房地产的价格,是由两种类型的“需求力”推动的。这两个“需求力”是:自主需求和投资需求。(这TM不是废话吗!谁都知道哈)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两个“需求力”之中,有一个需求常常欺骗了很多人,但是,大伙却并没有意识到。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房子,有很多都是刚需,所以不会跌下来,要跌也没那么快”。
“刚需”?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新词汇,在中国被创造出来了!
买得起就买,这是需求。那什么是“刚需”,我的理解是,“买不起也要买”。这就奇怪了,买不起还怎么买?哦~不对。应该是,可能是,也许要这样说更加准确“买不起,借钱耶要买”。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刚需”吧。(忍住,不许笑)
既然,大家都喜欢拿“刚需”来说话。刚需,可以约等于“自住需求”。然而我就悄悄地,告诉你:“你认为的“刚需”,可能仅仅是一种“需求幻觉””
何为“需求幻觉”?
我举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但可能更容易让人理解。
吃东西。应该来说,绝对是我们作为生物的“刚需”了吧。(食物、水、空气都是绝对刚需)。那好吧,举例开始:
有一天,你到了一个城市旅游。中午刚刚吃完午餐,吃得挺饱的。然后就去逛街了,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不同气息。还没走几步,发现一条小吃街。里面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一问路人才知道,这是这座城市,乃至全国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走进一看,有一家人满为患的麻辣烫小店,于是乎,你冲过去,买了一碗。朋友问你:“你不是刚刚吃完饭吗?”你说:“反正人都是要吃的,这是刚需嘛”。好了,拿着麻辣烫,你们一行人继续往小吃街里面走,又看见一家卖臭豆腐的小店。门口排满了人,可谓是“蛇形之队”。你心想,“这家臭豆腐一定比你之前吃过的任何一家都要好吃,必须去买。”你朋友又问了:“你才买的麻辣烫还没吃完呢,怎么还排队呢?”你理直气壮的说:“反正都是要吃的,人嘛,吃是刚需”。臭豆腐买完了,你们继续逛呀逛,哎呀,前方又出现了一家麻花店,貌似是重庆名小吃。你心里嘀咕着:“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重庆了,那里的小吃一定符合我的口味,必须买。”于是乎,你又加入了排队的大军之中..............
看到了吧?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刚需”,只是作为当事人的你产生了“需求幻觉”,却不知道。这种“需求幻觉”的来源本质上就是一种盲目从众的行为。一个看似完全正当的理由,却做出了难以理解的举动。
好了,我们说回到房价。房价推升,很大程度上,就是“刚需”的一群人和“需求幻觉”的一群人,在同一段内买买买,而造成的价格上涨。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本来,你是30岁成家“刚需”买房的,好啦。一下子,25-28岁的人群,本来此时是那么“需要”房子的,一看,妈呀,房子有点涨价了耶,反正都是要买的,何必现在就买。于是乎,25、26、27、28岁的人群都冲进来了。啪啪啪~供求失衡,你说涨不涨?
假设,假设啊。告诉你,房价后面10年不涨,我猜,现在的所谓“刚需”要少一截。再如果告诉你,房价后面10年回跌10%,可能现在所谓的“刚需”要少一大截。
当然啦,我是希望房价涨价的。因为,房价上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开心的。你可以脑补一下画面。“不论,你是吃着泡面,还是啃着白馒头,想想自己住着一套房子,好歹也是身价百万吧。”这个画面是不是无比和谐?
恩,我觉得挺好。不过,在你进入这个画面之前,请你记得,压垮你的不是高企的房价,而是盲目从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