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更好的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根繁叶茂、源远流长。
所谓守正,必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璀璨绚丽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但当前,我们看到有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聚焦在建设高楼大厦、霓虹街灯,忽视了对老街道、老故居、老建筑的保护;有的年轻人过度追捧外来文化,热衷过洋节,却把自己的传统节日忘得一干二净,在这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沉寂和没落。殊不知,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能治未病的中医学,莫高窟、长城等历史古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才是我们发展的根和魂,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力量源泉。唯有以守正凝心聚魂,才能不忘初心,让文化庚戌相传。
所谓创新,必须为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立足新时代,我们必须让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让文化与多样的表现形式相碰撞,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发展力量。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古诗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惊艳全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让人拍案叫绝;《国家宝藏》以前世今生为亮点,讲述中国故事,让国宝“活”起来;故宫文创借助新媒体“出圈”,更多人想要去故宫“一睹芳容”;腾讯公司和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数字藏经洞”,更多年轻人可以在网络世界见识到“敦煌飞天”的美丽。这些都是文化创新的成功典范,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赋予传统文化新魅力。
坚定守正创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和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定能打造出更多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取得更多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