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地:抚松县
讲述人:李青林
性 别:男
民 族:满族
年 龄:90
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东海龙王三太子独角龙,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以后也不千正事,整天游手好闲。
这一天,玉皇大帝下了一条御旨,让独角龙用一时三刻的工夫,给黎民百姓下一场透雨。独角龙想:你叫我下透雨我就得下透雨啊?哼!我给你下一场暴雨,半个时辰就完事,抽工夫好出去玩玩。
这场暴雨,可把老百姓坑苦了,沟满平,房倒屋塌,地里的庄全冲毁了,人也死了不少。这事被巡视的天神知道了,禀报给玉皇大帝。这下可气坏了玉皇大帝,降下
旨意,把独角龙押在长白山天池里。孽龙来到天池,整天没事,游山玩水。它看到绿的树,红的花,黄的果,白的雾,太美了,比王母娘娘瑶池还好看,就尽情地玩儿,尽情地耍。这一腾不要紧,可苦了山下的老百姓。孽龙一撒欢儿,天池水就往上溅,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就发大水。长白山下,松花江边有个小屯堡,叫欢喜屯。屯里有家姓赵的,老两口子守着个儿子过日子。这孩子是农历六月六生人,古语说:“六月六,看谷秀”,为这就给孩子起名叫秀柱。
这年,秀柱十七岁了。他寻思,天不下雨,江里怎么老发大水呢?他看到庄稼被大水冲走了,乡亲们无家可归,心里很难过。一天,他对爹妈说,“等死不如找活路,我顺着江往上找找,看看是啥缘故,为啥不下雨。要是什么东西兴妖作怪,我上命也得治服它,搭救这一方乡亲!”爹妈虽然心疼儿子,但见秀柱很有诚意,也就应了。沟沟岔岔和平川大路都被水灌满了,秀柱只好顺着松花江边爬山攀立子。他不知走了多少天,这一天太阳刚落山的时候,秀柱爬到一个大砬子顶上的一个石洞边。连累带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倚靠着石洞不知不觉睡着了。
沟沟岔岔和平川大路都被水灌满了,秀柱只好顺着松花江边爬山攀立子。他不知走了多少天,这一天太阳刚落山的时候,秀柱爬到一个大砬子顶上的一个石洞边。连累带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倚靠着石洞不知不觉睡着了。
这时,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拄着根拐杖,对秀柱说,“孩子呀,你要找的那个发水的祸害,就是天池里的孽龙。这条龙又刁滑又凶狠,很不好惹。你要真心救乡亲,就得除掉这条孽龙,那可不容易!不然你就早点儿回去吧!”秀柱忙说:“好心的老爷爷,只要能降服孽龙,救了乡亲们,我什么都豁得上,还请你老人家多指点!”说着跪在老人面前。
老人急忙扶起秀柱,告诉他,只要心诚,什么事都能办成。为了搭救乡亲,除掉孽愿助秀柱一臂之力。说着,老人拿出了三件东西,交待给秀柱:“这天池水又深又龙,凉,我给你一个兜肚,戴上就不怕了。我这根拐杖,你也带上,它能帮你擒龙。还有我给你个小棒槌,你吃下去,浑身就有九牛二虎之力,降龙就有本事了。”秀柱接过三件宝,问:“老爷爷,你贵姓,住在哪里?我日后好报你。”老人回说:“我姓孙,别的你就不用问了。等你降住孽龙,把拐杖放在这里还我就行啦。”秀柱一听老人是老把头,刚想对老把头说几句感激的话,一抬头老人不见了,他也醒了。一看身边真有三件宝。他把小棒槌放在嘴里嚼嚼咽了,立刻浑身骨节响,个儿也高了,腰也粗了,手也大了,眼也亮了,一双脚往石头上一踩,就是两个坑。接着,他戴上兜儿肚,拿上拐杖就奔天池去了。
长白山的天池,水是黑的,不知有多深,谁也没进去过。秀柱除龙心切,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扎进了天池里。说也怪,秀柱就好像走平道儿一样,没觉着有水,也不觉着凉。都说这天池是海眼,能通东海。秀柱走啊,走啊,来到一片玉树银花的地方,中间有条大道,他顺着走过去。走不多远,来到水晶宫前。还没等秀柱看清楚,孽龙就看见了,蹿上来,照秀柱就是一爪子。秀柱没提防这一手。孽龙可得把了,用角顶,用爪子抓,用尾巴扫,嘴里还一劲儿往外喷水。秀柱虽说戴着红兜肚,可眼睛睁不开,气喘不过来。他想:老头儿说这拐杖能降妖拿怪,可怎么用呢?正想着,那拐就从秀柱手里飞了出去,变成了一条金龙,向孽龙扑去。
这金龙可真厉害,它一上一下,一翻一滚,左攻右击,不几个回合就把孽龙降伏了。金龙把孽龙带到秀柱脚下,让秀柱处理。这可把秀柱难住了,急得他抓耳挠腮,不知怎么办好。他一下摸着了兜肚链,忽然想到,要有一条大铁链子把孽龙锁住有多好!这时,就见一道白光飞了出去,果真出现一条大铁链子锁住了孽龙。变成金龙的拐杖也回来了,秀柱一手握着铁链,一手拄着拐杖,走出了天池。
这时他觉得身子有些乏,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心里犯了难:我也不能老握着大铁链子啊!唉,有了,他用那根拐杖撬起块大石头,把铁链子压在了下面。说也奇怪,这块大石头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个大石砬子。
秀柱回到梦见老头儿的那个石洞前,一看老把头不在,就恭恭敬敬地把拐杖、兜肚放在了大石板上,磕了三个头,心里祷告,老把头啊,是你老人家帮我擒住了孽龙,救了乡亲们,我们老百姓忘不了你。
自从擒住孽龙,三江①再也不涨大水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稳日子。独角龙犯了天条,又祸害了百姓,一直被锁在天池里。长白山区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祭祀老把头,想念着秀柱。
①三江,即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