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凡你感受到困惑或怪异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一个不足之处。
作者列出被广泛接受的用来解释人性的三种"决定论",并指出这三种理论的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
然而,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条件,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对于上面的"决定论",其中"心理决定论"我特别有感触。作者这样描写心理决定论:
"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比如你总是不敢在人前出头,每次犯错都内疚不已,那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你的童年经历分不开的,因为你忘不了自己尚且稚嫩、柔弱和依赖他人时受到的心灵伤害。"
对作者这一节的分析我特别有共鸣!
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工作关系我不得不去看张德芬的书,可是我始终对张德芬那一套理论不太感冒,还有同一个领域的海灵格。
因为他们都强调一切问题都要从原生家庭方向去解决,强调得非常唯一,好像一个人身上所有问题都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不解决这个问题人生就暗无天日,无法坦荡。
我一直觉得这不应该是人身上最根本并且唯一的出口,我觉得做人不应该总是揪着过去不放,非得把自己的生命与家人过去的所作所为捆绑在一起才能跨过去。
人要获得舒心的途径更不应该只有一条。
之前说不出为什么,现在就知道,也许这套理论只是众多理论中的其中一种,它真的不是唯一,只是深陷在这套理论中的人就只看到这么一个出口罢了。
当然,它不是唯一,但也不失为出口之一。
突然想到一禅师傅昨晚在点评大家拆文时说的一句话:
"但凡你在阅读中感受到的困惑或者怪异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一个不足之处。"
阅读,不能盲目相信,生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