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在娱乐新闻中看到某某粉丝群和某某粉丝群在网上互撕,指责对方偶像,甚至同一偶像的唯粉和cp粉都在掐架。想当年郭达蔡明小品《追星族》就曾讽刺过这种畸形的粉丝现象,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非但没有改观,还愈演愈烈,特别是在缺乏监管的网络之地。
我也粉idol、粉cp,有时看到网上说idol和cp不好的言论也不高兴,也想怼回去,但事实上我什么都不会做。就像衣服,我喜欢才会穿出来,也正因为我喜欢才不高兴听别人对它的批评,但我的理智告诉我没有必要太在意这件事,因为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可能每个粉丝都能像我这么理智。
连偶像自己都劝粉丝冷静、理智,可是为什么这些粉丝还会如此狂热?想当年经纪公司为了制造气氛去买粉丝,现在是恨不得掏空粉丝的钱包!不仅仅经纪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还包括每一个为偶像投资了的公司,都把手伸向了粉丝。除了为作品、演出买单,还有各种打榜、应援,哪个不是粉丝真金白银在买单?特别是商品销售打榜,高了没奖励,但低了就会显得偶像没流量,甚至暗示偶像没有流量就没有好资源,刺激粉丝买单。我能说这种做法太卑鄙吗?还有鼓励粉丝应援,你包一块屏,我就包两块;你包商圈,我就包地标;你包生日,我就包生日+新作……粉丝这么狂热有自身的问题,但媒体的故意引导是脱不了干系的!
诺贝尔经济学家塞勒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他的经济行为会受有限理性、社会偏好、缺乏自控力等因素影响,所以说粉丝怎么可能都那么理智。因此媒体的引导至关重要,不要总盯着粉丝的钱包,要让粉丝多多关心作品本身,不要把粉丝的数量和流量挂钩,一切唯流量论!
最后将出版于1985年的《娱乐至死》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