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我曾经去过一家广告公司面试一个广告企划(Account Planning)的实习,然后被几个连珠炮的问题直接送出局了:你平常读什么书、报纸或者杂志?你业余时间都做什么?你的热情是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总是会被大人们问:你长大了想要做什么呀?我后来学会了条件反射一样地说:科学家。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又会问了,毕业了做什么工作呀?我不能说我脑袋一团浆糊啊,所以心理医生也好,消费者研究也好,读博士也好,选一个说呗。尽管我曾经对这些问题有着无限的抵触,但就像写作业考试赶论文一样,经历的多了也就轻车熟路了。然而当被面试官问到你热爱什么的时候,我真的慌了,灰头土脸地从面试出来以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真的是个好无聊的人啊。
我的德语老师说,在德国对人问“What do you do?”这个问题会得到困惑的眼神,或者是诸如“我在吃饭啊”、“我在喝水啊”这样的答案,而不是律师、医生、交易员什么的——因为在德国,人们通常不仅仅用自己的职业来定义自己是谁。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斜杠一代”(slash generation)的概念,指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开始用“广告策划/摄影师”,“工程师/DJ”,“银行职员/烘培师”等等这样的多元身份来描述自己。
而当时妥妥面试失败了的我,能想到给自己唯一的身份就是个Loser。说起来可能也不是巧合,在那之后的一年里我过的也不是很顺。找工作失败、恋爱失败、临毕业了对未来无比迷茫,活了二十多年没经历过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陪我走了那一段日子。后来很多找我寻求心理帮助的朋友都描述过那样的感觉,就像失重吧,感觉自己不断地往下沉,拼命地想抓住什么,却发现什么都抓不住。
于是那段日子里我最压抑的情绪都变成了Nike+上面不断累积的公里数,脑子里停不下来的焦虑在一页一页的阅读后慢慢平静。每一次去旅行都几乎都是以逃避开始,但却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渐渐成长。起初只是无头苍蝇一样地、为了填补心慌的时间而做的事情,慢慢滴水穿石、积沙成塔地变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热爱。
心理韧性研究的代表人之一埃米·沃纳(Emmy Werner)通过对698名儿童长达4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拥有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的人通常比别人更快地走出失败和挫折的阴影。在贫穷、家庭破碎、或是灾难疾病的困境中,这些孩子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得到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抑郁症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强调通过小的成功来逐步恢复来访者的自信、增加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多次总结了看似毫无关联的小小进步是如何带动个人、组织甚至社会的颠覆性改变。
是扎克伯格的一天一英里也好,奥普拉的一个月一本书也好,坚持是个老生常谈,但日久天长形成的兴趣和热爱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做你坚强的后盾。
一年多后的现在,我想我终于慢慢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人。我也渐渐明白,不是我的成功和失败来定义我,而是我来定义我的成功和失败。
如果有一天,我再碰到那个面试官,我想我会这样说:我是一个马拉松跑者、健身运动爱好者;我最喜欢纽约客杂志独特的新闻视角,最无法放下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我没学过艺术,但却在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和人生;最近初中中文水平的我也开始了写作,只是希望我讲的故事,能哪怕片刻也好,让人觉得心头一暖,继续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坚定地走下去。
References:
Duhigg, C. (2012).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Vol. 34, No. 10). Random House.
The Lives of Millennial Career Jugglers -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4/12/07/fashion/the-lives-of-millennial-career-jugglers.html
Werner, E. E. (2000). Protective factors and individual resilience.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2, 1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