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DNA上的乡愁》笔记
1.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诗文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地上的一团白光,他不确定到底是月光,还是寒霜。
这首诗我们从小背到大,太熟悉了,反而忽略了背后隐藏的东西。用霜来形容月光,在古代很常见。“夜月似秋霜”(萧纲《玄圃纳凉诗》),“空里流霜不觉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光和霜,都很皎洁、干净,同时都有凉意。所以这首诗从一开始,就是凉的。
霜在温度低的时候才会出现。前半夜没有,往往后半夜才有。但诗人在这里的困惑是很自然的,是下意识的。他几乎没有犹豫地困惑了。为什么?他其实在告诉我们,这个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这是一个在后半夜试着说服自己入睡的人。
徐增(《而庵说唐诗》)说:“客中无事之夜,于床前数尺地,忽见一片之光。寒月色白,故疑是霜,意以为天晓矣。”
诗人试图确定的,其实不是到底是霜还是月光。他要确定的,是这个晚上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背后,站着一个失眠的旅人。
他没有睡着,没有睡着当然有很多原因了。虽然没有讲,但是,也能读出来一个人在旅途中漂泊的那种孤单。
“举头望明月”,这个动作是下意识的。可能他已经说服自己,你应该睡觉了。他可能已经试着让自己把所有的情绪都按在心底了。他已经试图把可能会困扰到他、让他难过的那些东西,都按下去了。可是当他抬起头的一瞬间,月光一下子把那些情绪全部唤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诗文背后
李白诗歌里最常见的两个要素,一个是酒,一个是月光。余光中写过一首诗,叫《寻李白》。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我们会发现,李白每次写到月亮的时候,他其实毫无愧色,他和月亮是一个很平等的状态,甚至他在月亮面前是很狂傲的。
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静夜思》里,李白最后一句写的是“低头思故乡”。“低头”这两个字,特别不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是我们印象里的李白。可是在这首诗里,李白低下头。
你忽然发现,一个人在月亮面前开始变得不知所措。因为他被月亮唤起了太多太多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本来已经被他压下去了。他可能已经做好了要睡觉的准备,可是当他抬起头那一刻,所有的情绪都翻涌上来了。
月亮对古人来说很重要,所以经常会出现在文人的笔下。
月亮往往会加剧思念。看到月亮,会想到远方同在月亮下的故乡、亲人。
对很多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人来说,就像月亮在这个晚上对于李白来说,月亮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距离。当他“举头望明月”的时候,月亮跟他之间是有距离的,而这个距离永远无法逾越。月亮是他永远无法抵达的一个存在。而月亮和他之间的距离,其实就如同故乡和他之间的距离。
故乡也成了一个无法抵达的存在。
古人小时候,启蒙读物是《诗经》,大家是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进入到更古老的情感世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启蒙变成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当我们小时候在故乡去背这首诗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这可能是命运在我们生活里面埋下的一个伏笔。我们会发现思乡的情绪其实很早之前已经刻在了自己的DNA上面。而当我们离开故乡,在某个夜晚,我们和李白一样抬起头来看着月亮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情绪,那些早已经刻在DNA上的情绪,会被月光唤醒。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又想赚取碎银几两,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返贝,并领取旗下会员福利,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自由选择),期待同频你,一起写作不孤单,愿与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旗下会员点我的链接续费,可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