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医人,喝茶也讲八纲辩证,茶虽不是药,但也不可随便喝。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还是要慎重一些[可怜]不管是青柑还是红柑,两者皆是药材。都称橘皮。
《神农本草经》,使中国人知道了它的药用价值。
由于用药的发展,橘皮出现了黄橘皮(陈皮)、青橘皮(青皮)之别。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
“青皮,陈皮一种...... 因其迟收早收,特分老嫩而立名也。”
据文献记载,青柑性最酷烈、削坚破滞。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小青柑的原料青皮具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用于胸胁胀痛,疝气, 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等症。
经典名方如木香顺气散、青皮丸、枳壳青皮饮和大应丸中均有青皮。
由此可见,小青柑看起来很可爱,实则其中暗含着一剂猛药。[怄火]
大红柑普所用的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经典名方如二陈汤、苏子降气汤、六君子汤、温胆汤、平胃散等均以陈皮为主药。
青皮与陈皮不能同日而语,小青柑与大红柑绝不能混为一谈。
很多茶商冒用文献,混淆人们视听,将陈皮与青皮的效果混为一谈。
正宗桔普应在唐代之前就有了,应该是将陈皮碎掺入陈茶中。
上等的大红柑普,应采用“三陈”的工艺。
所谓“三陈”,即用年份陈茶,配以正宗新会陈皮原料,两者结合再加以时间陈化。
“三陈”结合,方能彰显大红柑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