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与它密切相连。
发个朋友圈,写个商品种草文案,老板让你帮忙写演讲发言稿,都离不开这项技能。
我记得在礼仪公司投简历时,特长是写作,最后分配到了策划的职位,那是一份很令我骄傲并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岗位。
那时,每天都要用写作来传达工作。
做礼仪的相关程序,开业庆典或是婚礼的提前预演,计算现场所用灯具、花销,做大型演出的PPT,每一样都离不开写作。
如果生活中遇到意外,打官司,写婚礼请柬,或是开业邀请卡,甚至于表达感谢,难以开口的道歉信,哪样都离不开文字的表述。
到了这里,文采并不重要,逻辑与表达能力,能否精准表示事实,才更重要。
说到这里,想起了可笑的事,《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去叔叔那里工作,叔叔要他写公文,他却只会写浪漫小诗,把订货单也写成了带着韵脚的抒情诗,叔叔只能说,如果你连一封商业信件都写不好,那就去码头扫垃圾吧。
写不好文案,在亲人那里都不受待见。
遇到商业信函,我也头疼,它们枯燥无味,却又必不可少,是沟通的的必桥梁,可大部分人却没有耐心去学习它们。
想要轻松应付商业文案,你需要一部工具书。
《写作完全指南》可以作为枕旁人手必备的工具书,需要它的时候,随叫随到。
再不用再上网寻找模板,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找朋友帮忙,翻开书页,按照里面的方法写作,你就可以成为商业写作大神。
这本书的作者是桑德拉·E·兰姆,她是一位编辑,技术作者和专栏作家,曾在《丹佛市邮报》和《落基山新闻报》上撰写专栏,后来成为写作指导,出版过多本有关于写作方面的工具书,这本书可以解决71种职场与生活中的写作刚需。
本书从写作入门课讲起,什么场合,什么语境,想要说什么?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维?找到核心点的几个方面来入手。
读过第一章,我们心里便对写作这件事有了基本的框架。
后面的都是各写作模板,需要哪种文体,直接找到拿出来修改,得心应手。
其实我未学习写作之前,也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认为文笔不坏,文章不赖,可多次投稿,却很少通过。
后来学了篇章结构,以及写作的基本框架,再去投稿,就比较简单了。
无论是写网文,还是书评,抑或是一些公众号文章,也不用蹩半天,写不出完整的文章了。
写作这件事,和其他工种不一样,经常会陷入困局,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
这个时候找资料,找模板,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就尤为重要。
并不是储备量越多,读过的书越多,就越容易表达思想,这完全不成正比,正确的写作观念才更重要。
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需要与别人沟通,需要得到别人的反馈,要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来体现文字。
进入职场后,写作更是频繁的渗入到日常工作中。
我家是开美术社的,经常会有一些客户打官司,他们的诉讼写得前言不搭后语,气愤和委屈形成的文字,容易把主题带偏。
我们需要一边打字一边帮其修改,因不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修改不到点子上。
如果这里,能够有个较好的模板,一切就都解决了。
一份好的求职简历,会让人事半功倍。
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份求职干货分享,博主说投简历应该像海王一样,为自己量身定做,而不是在网上下了一大堆无用的模板,给面试官留下刻板、无能的印象。
需要针对求职的公司,做出更贴合工作环境的简历,这就需要有非常精准的概括能力,和突出特长的表达。
这里文案的能力可以为你的履历加分。
优秀的文字功底,不需要练习很多年,有这本书,可以缩短时效,尽快做出满意的商业答卷。
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是生活中的种种便利,一份文件,省去你无数烦恼。
《实用写作完全指南》书架必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