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个报刊亭,确切说是一个杂物售卖亭。
吃的,喝的,小小的日用品,窗口外一溜熟悉的读物,摆排开来,它们是静静的。
我的视线被它们吸引的同时,心静了下来。
选了几本多年前持续每月都会购买的杂志,
也可以说在做女孩时就是身边的亲密拥有,让我在那个读物相对匮乏的年代一直滋养我,给予我陪伴和精神力量,心灵慰藉的普通又特别的读物。
很亲切,很喜悦,很踏实。
今天
我活着的在这里,天上阳光不是夏日的焦热,也不是春日的和煦,却在不热烈中普照着人间,微风似无,抚摸着我脸颊的皮肤,细腻而温柔,软化我的心,令她活泛起来。
我对老板说:书是(所有购买物品里)真便宜啊,我的感慨老板没有懂,他说现在人都去刷流量了,一丝无奈,但也没有愤恨,这也许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心态,对于生活不过多奢求也不抗拒的姿态来过眼下的日子。
简单的交流让我体味着人间的人各个可为伴一瞬或一段时光。而做为人,没有什么是属于永恒,都是在不断得到中失去,不断相遇中告别。
轻声告别他,我走了,他说再见。
不用挥别,下一次路遇也不会认识和记得曾有过时空交错的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会在平凡中散去,如风,或尘埃;
对于没有产生深刻感觉的人和事总会很快被人选择性地遗忘,因为人只能深刻记忆那些最触动自己心的发生。我们在他人那里,他人在我们这里,一般无二。
所以,人生是在渐行且告别,一路总会分离出许多,从自己的经过里遗忘,淡去,消失。
所发生过的渺小的或重大的事,一个人对此是否还有记忆?无觉知时,如果没有外物触发和带动,自己也愿意沉入记忆深水池去发现它们,就会永远成为一个谜。
我继续一个人独行,拎着塑料袋,袋子里是几本温暖我心的杂志。
不打开读我似乎也能猜到里面的内容,其实,不为读;只想品尝书中的日常味道,人间烟火的眼光和平常,那些素未谋面的作者的见解,感悟,故事里一定有我流逝的身影,我将与它们再相遇和相知,相惜和相守,享受它们带给我的沉寂和愉悦。友好而温暖,也许也含有一些未知的记忆来解答我的谜题。
我以为一个人出来的文字之所以能被他人读,是因他们愿意感受自己的心,而不断地累积心动,再沉淀,就如酿造酒的过程,最终总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写作品质,这样的作品文字里是带有作者本人的生命气息,用心生活的精华提炼,文字中定有心的绪流,灵魂的闪现。
假如生命是一本厚厚的书,我们自己已经书写了多久了?沉淀了些什么?提炼了些什么?输出了些什么?有益于他人的还是依然是自传自嗨?我们对真正的自己又有多少已知和未知?等待我们去了解自己这个人间的经历,从生命的信息中寻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困惑总会有,答案也总会随之而来,两者之间的过程在于我是否能去探寻这些秘密。
因心的敏感,我也无法停下来不去体会和感受自己心的一瞬又一瞬的变化,我感受了心的变化又无法不面对因此而产生的波动和压力,这压力又一定是我要去面对的感受,由心的感受而达到真正的通畅,最终才能够真正的放下,这也便是所谓的穿越迷雾,谜题也因此而解开了,由此心的空间被拓宽了,接纳度会更多一些,迎来新的安静和从容。
我儿时志向曾是想做一名老师或是作家,医生,没想过自己是现在的样子,做一个和生命相关的工作,成为一个生命教练。
做医生的愿望其实是父亲的期望,做老师的愿望是为迎合儿时老师喜爱呵护我的回报,只有做一个能在深夜寂静中书写自己,创作故事的人,才是我心里真正的志向。而命运将我拐上了另一条路,却并没有放下这个心愿或是理想。
可能内心即渴望相处又渴望独处,
我愿意成为,一间书房,一张书桌,一排书柜,一杯清水,一个馒头加咸菜,就能和自己在一起,不受凡尘干扰的寂静,笔耕不缀的度日、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和自己的心始终在一起,书写内心的独白和细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行云流水,琐碎和真实。因心的敏感而不写不自由,书写着我自己的心去往我所愿的方向。就足够了。
回头却发现,这几年一直在书写为我的生命历程,多年前也在书写,但他们是有差异的,过去是小生活,小个性,对人和事物的敏感带给自己的感受,感悟,抒发自己。
而这几年是一种探索生命的书写,是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而又渐渐变成了一种更深的领悟和可以对人说的一些沉淀自己成长之后的东西,我不知是否于人有益,起码是起于我心,真正的体会和真正的理解了生命后的心的呈现。
现在写什么,也不再有激烈的情绪感受和欲罢不能的状态。
应是一种温温溪流,绵绵延延的,不用一气呵成,也不需要必须完成,但总是在的一种状态。
这样时刻,我心里是很放松的。
说一说我的觉察:
(一)
前言背景:招生半个月,时间不够充分,由知道要做微课定好时间,头脑产生了担忧,(第一反应总是头脑先启动)。怎么没有宽松些时间给我,只有半个月时间够干嘛的?
喊停,回到自己那一刻,静静地吃了早餐,感受整件事情,大背景就是如此,地面课不能展开,做线上的课,要做出品质和真正的影响,必然是老师出马讲微课,而我要做的就是做好基础部分,虽琐碎,但是这是重要的一环,就如盖房子,没有地基是不行的。一砖一瓦都要知道它们的来处,并要做搬运工和泥瓦匠,时间经历要投入️,并且要用心。
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第一阶段想清楚,做的过程中️又起心动念,心里定了过大的目标,想达成目标就如自己被牵了一根线,自己是紧的,不舒服,发觉我的妄念(目标)在干扰自己,于是又停下来,放松了喝茶,陪伴自己,仔细体会内心,对于时间延后这个说法我是不愿意的,既然推出了时间计划,就要按照计划进行,因疫情停地面课改时间是无奈之举,但线上课,要重视信任信誉,不能损害我们的可信度,这些负值的发生决不允许。所以时间不可更改。
唯一要变的是我的心,回到我为何要做?目的?我是谁?如何做?我们做为一个群体,我做为主导,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和产生可令微课正常进行?
回到自己本身,用心和投入,同时也记得生活。
每一日清晨醒来,我都会感受到喜悦和舒畅,这种真实的力量支持着我面对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我看见自己内在的愿力,目标已经放下了,只是一点点的做,用心来进行着,每一日是怎样的,到一天结束后心里都是踏实的。
虽然也有起伏,但只是小浪花。我像是在大海中被波浪浮着前行。
我体会了和人真心交流的滋养,看见了自己的心被感动着:我发现自己心里的慈悲,对于某些人,无论生命处于何种阶段,这样的微课由老师来做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相信他的心和本身的生命品质,他做出来的微课是对每个人带有生命支持的,是利他的。我也感觉到自己在招生分享交流中也是带有我心的感动和生命能量的传递,我在把这份感动和相信传递给别人,这是我招生微课的本心,是利他的。所以我被老师感动着,被我自己感动着,被大家感动着,招生不是我一个人在做,是大家都在支持,从中我不感觉自己是孤单的,不是孤立无援的,我对他人也没有过高期望,我只是联系和表达,聆听和感受,我没有因为谁没推荐过来新人而产生评判,觉得都是自然的,我心是接纳的,什么结果都是可以的。
这是因为我立足于自己,是确定了自我承担和负责,我不会因外界环境好恶而对一个人产生什么看法。只感觉每一个人都在帮助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感受到大家在背后的支持和默默付出,除了支持助教,即使是普通学员,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一种众人拾柴的整体感觉。
我心是满意于自己的,不再追求结果,用心,去做,就是在道上行,会得到许多的支持。最终结果是挺满意的。
是一种顺应的能量在托着整件事进展。到了开课前一晚,不期望的数字已经是非常满意的状态。
就在开课当天,醒来就发现许多人集体涌来报名,一整天下来自己出现了消耗,感觉到了累,下午感受到体力透支,头痛,似乎是感冒了,为了不落下来谁耽误听课,自己也就没有休息下来,无论是简单的邀请,语音的交流,都在持续着,晚间第一节微课顺利开展,结束后自己一动也不想动了。又很晚休息,感觉自己在发烧,身体热,体内冷,一层被子都不够保暖。整个身体失去了动的能力。
(二)
我走出医院的门来,我想我是有些被击懵了,站在走廊里,是个三岔口延伸的三个方向,没有分辨出自己要朝哪一边走才是出口。那一刻我不在当下,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是谁?只感到我所在的空间很陌生。同时我感受到腿有点无力,也能感受到丝丝的抖动。脑筋有些懵住,我发现自己迷失在头脑里了,惊到了,脑筋里没有这个程序,它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反应不过来了。
我走到一把空闲椅子处坐下来,感受这颗不知所措的心。我发了一句话:无常的人生什么我都有可能发生。没有人回复我。我也没期望回复。似乎只是想说自己心里的状态,我接纳吗?我不接纳吗?对于突然的信息自己还没有适应和消化,我没有答案,也没有确切的情绪反应。
坐在那里,我什么也没做,不想动,是累吗?也不会多累,虽然半个月时间招生组织微课,虽然昨天晚上完成第一次微课开启,心里有暂告一段落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但心里知道这又是一个新起点,并是持续的,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创造未来的过程。我心里清明了解并从开始招生微课时就做好了长期准备,是对未来体系发展再打造新的地基。也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这是医院,没有人愿意来的地方,我只是来取一个两个月前就做完的检查结果,那个医生在吓唬我吧,这件事会和我有关系吗?如果有会怎样呢?
我所处的地方并不是带着喜悦的,它不是公园,也不是家,所以看周围的人有焦灼的,有耐烦的,都在这里,而我在哪里?
只静静地坐着,什么也没想。是看见了自己心里的渴望,我想有一处独处的小屋,我一直在做这件和那件,却没有机会满足我这个心愿,我要完成它。我现在就可以行动。我可以继续做现在的事,支持他人,但我要更清晰我自己是谁,和我的需求是什么,我不能此生有憾。
这一刻的清晰另我很放松
不急于返程
也不急于去吃点什么填空荡荡的肚子
这个需求在浮上来
似乎一直是被压抑的自我满足的需求,而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不能实现,可它从未消失。
前一段时间,为了回去办理延期退休的事,被限返京,就顺应着安心陪伴了孩子,让我在这过程中接纳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心柔软至极,呵护和疼爱️,无限的允许,也非常真实的碰撞。我也很欢喜和享受。
回京隔离七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每日持续,有共处也有独处。
但我内心渴望完全独处的部分依然在那里渴望着,是任何外界都无法取代的。
近期招生,总会连线语音等交流,自己心的世界是向外敞开的,并没有觉得疲惫,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在品质的提升和扩容。
而这些依然不能阻碍我渴望独处的需求。
此刻,所承接我的这把椅子,隔座旁边有人,而这些人和我无关,但他们在这里,和长廊,椅子,窗外透进来的光,光中的灰尘,空气中的味道,都在这里,我并没有孤单感,但我可以全部注意力在我自己身上,无需分心去挂念其他的人和事。确实是体会了心无挂碍是多么的自在。
前几日,或清晨,或某一瞬,总会浮现葛印卡的声音,我也觉察到自己心有浮躁的感觉,不是说我更浮躁了,而是我曾觉知的心又在显示它新的层面,我还不是真正的完全的归于自己的心,深深扎根于存在。
我也意识到,刻意去内观是一种必须要如何的形式,虽然也是需要的,它可以是主动创造一个环境,在我不能自控时我需要有内观的形式辅助我完成对自己的全然观察,而目前我只能顺应生活的流向调整得到我所需的,创造各种可能来进行自我觉察。不迷失自己。让自己越多的离自己心更近起来。
离开医院,离开报刊亭,穿过马路上斑马线时,我在当下,心里是坦然接纳的,我的生命是如此,有了面对未知的力量,没有一丝对抗和隔离。也愿意去接纳一切发生。未知的交给未知,我在当下。手里依然拎着那几本杂志,随着我的脚步悠来荡去,在午间的冬阳下将影子投射给大地。
我这个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影子?在陷入未知,头脑世界里时你哪里会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又在哪里呢?
回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医生我自己是冷静对答,也有心和身的感受,同时调频自己将重要事顺序做好心里规划,注意力回到了我自己身上。
我接纳了一件事儿时,就不会再有觉得是耽误时间,没时间的感觉了,变成了一种积极面对的当下,进行需要去进行的事情。
经历未知,虚有的事,听一个预判,就会启动防御,无力,陪伴自己,经历情绪感受流过自己,回来,平静的心接纳和面对无常人生,未知的一切。
要感谢自己走在成长路上,不会被困在头脑监狱里,也能接纳生命无常的出其不意的警钟,临在觉知带我回家。
独处是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又何尝不是也在享受着共处的每时每刻呢?
第二天再去医院,挂其他科室,有惊无险的一个答案,只是提醒我注意身体。
一天经历,晚间回来️,依然是头痛欲裂,整个身体瘫下来一动也动不动了,允许自己不再去为了责任而做,小组共修️由hena带领,自己吃下几剂药剂,闭目沉沉入睡,等待身体的热下去,身体内的寒消失,在睡做陪伴自己的头痛和不能动的自己,类似于自发的死亡静心,头脑完全无法调动身体,它无法操纵身体。
然睡后醒来依然要感受责任的提示,我怕自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和我主动自愿承担责任之间的千差万别。
我怕,是属于伤痛,所以我不在意自己身心状态的去撑着做出来什么。是要形象和结果漂亮。被人认可和夸赞。
我主动承担责任,是我知道自己是谁,我几斤几两,按个人能力和状态来迎接一切,不为别人的眼光,认可与否,结果怎样,这些都在我清楚自己是自己生命主人时尊重了个人节奏,接纳自身身体给我的反馈,在有条件时不强迫自己去为之,这是道,是真正的自我负责。
招生如此,对自己亦如此,由外在的责任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脚踏实地,在阴影里活出自己的真实样子。
(再次完善此篇,书写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