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思维导图的践行者和推广者陶冉冉。
提到“整理”,大家想到的是整理房间、整理文件资料、整理画思维导图的画笔等等……您知道,大脑也可以整理吗?不但如此,用对了方法,还能提高大脑思考效率,进而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提高阅读的效率甚至提升个人素养呢。下面进入今天的分享:巧用思维导图,升级你的整理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整理”的含义。整理,常用于表示去除不需要的东西。同时,从著作权法角度理解,整理,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如古籍的校点、补遗等。我们来提取下关键词:去除、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常常把整理的动作应用于房间、文件资料、办公桌、电脑桌面等,那您知道吗?整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理财能力呢。人们常常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每个月月初工资刚到账,就嗖的一下,飞进了信用卡账户,嗖的一下,飞进了花呗账单,嗖的一下,变成了清空购物车的酸爽。然后又开始了靠刷信用卡、花呗维持生活的日子,循环往复,忍不住哀叹“我的钱都去哪儿了!”怎么才能改变月光族的生活呢?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记账。我用过几个记账app,梳理思路就是把自己的支出分类,及时把自己的花销计入相应项目,月底进行总结和反思,规划下一个月支出。这样保持一段时间后,慢慢的就养成了在花钱之前思考的习惯,会把钱花在刀刃上,提升自己生活品质上,培养起了正确的理财观念。
我有一个比较矫情的毛病,在干净明亮整洁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效率会更高一些。而我们的大脑呢,同样喜欢整齐有序的状态。如果不注意整理大脑,脑子里有5,6,7,8,9件待办事情像理不清的线团一样萦绕,那么就会忙乱而不知所措;干完了8忘记了还有9,容易丢三落四;觉得天啊怎么有那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需要对大脑进行整理。首先,把所有的待办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按照重要性或者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里建议参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出的“要事第一”原则,把精力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这些是有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事项。最后,严格的去执行。学会了大脑整理的方法后,有的人会走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我可以把计划做满,我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完成计划。长此以往,会使大脑陷入疲劳。所以,对待大脑应该劳逸结合,学会让大脑休息。有效选择待办事项,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可以让大脑工作效率更高。在这里呢,再分享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小方法:“番茄钟法”。每专注学习或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把每一天的工作按照这个方法,分为一个一个的小番茄,会更高效哦。
还记得今天分享的题目吗?巧用思维导图,提升整理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图示化展现大脑发散状思考过程的工具,以读书为例。我们在第三次分享中曾提到阅读的四个层次,系统浏览是快速掌握一本书关键内容的方式,通过浏览目录、主要章节或者主要段落,就能把握住一本书的关键内容。在复盘的过程中,巧用小图标,会帮助我们记忆更扎实,避免读完像没有读过一样的尴尬症。这是因为在专注于联想小图标的过程中,我们强化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并打通了左右脑协作并行的桥梁,自然想忘记都难。
在我自己读书过程中,有一些书会读到废寝忘食,很快就能读完。而遇到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书目,比如《时间简史》、《人类简史》等,怎么能坚决的读完呢?这就需要整理能力了。首先针对读完一本书的时长做一个期限安排,然后对进度做出安排。其次确定读完标准,如做笔记,写下每个进度的心得体会,全书读完后至少写出500字的读后感等。把这些一定要画出来,用可视化的方式督促计划执行,并且要严格的执行。以丽芳老师在课程中给出的参考为例:通过丽芳老师的读书日程安排,小伙伴有没有收到启发呢?
方法掌握了,如何才能升级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利器呢?养成习惯。就像5S管理法中提到的,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建造一个干净、整洁、明亮的办公环境,通过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效果,人人通过按章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会提升个人素养,与企业共同进步。
今天关于整理的话题,就分享到这。我们跟着思维导图一起来进行回顾。中心图我画了一间图书馆,因为一想到图书馆就会想到所有的图书都有序的排列,有温暖的阳光,整洁的环境。一个小女孩放学后来图书馆学习,不正像在提升路上孜孜不倦的我们吗?然后看到五个一级分支:整理的定义,清空大脑,图示化有助于提升整理能力,我们以读书为例强调了有效日程安排的重要性,最后利用5S管理法总结了学到有用的方法后,养成习惯很重要。
快根据我的分享,去绘制您自己的思维导图吧。快乐学习的路上,你我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