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起最近的状态,能量时高时低,有时候斗志满满,有时候又对未来的发展满是焦虑......虽然非常能够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也意识到这其实也在消耗能量;
某项在意的项目屡试屡败,全力以赴的考试未能通过,每天12小时大部分不是自己认为高价值的工作内容,认为自己的价值应当在别处......
周二的教练是我近期赴的唯一的约,然而这次教练后并没有像往场一样感觉能量得到了恢复,持续在低能量里待了很久......
我知道自己的目前的状态问题,一方面有一个悬而未决的员工官司,另一方面有多次没有实现自己目标的挫败,看起来对自己满是失望,不禁问教练:“你陪着我这样原地打转,觉得累吗?”教练笑笑:“我们正在螺旋式上升啦。”同时他还问我:”你的这些能量都用到哪里去了?“是啊,我的这些能量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在学习上心理学、孩子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樊登、得到;每天坚持锻炼还是在夜间无数次会被孩子吵醒的状况下;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在半年工作总结时,发现自己真的做了很多事情:整合公司的团队融入、中层大量流失的人员补充及团队磨合、大量的培训及员工关怀等系列动作、品牌宣传......
整个状态:目标多、目标大、不聚焦
特别是在偶然听到罗振宇在得到的分享《做关键局部的强者》,文末的一段话“他们都在忙,都很辛苦,他们在空间里抛酒汗水,但是总是忽视在时间维度上焦聚和释放力量。”这不就是描述的自己吗?
02
《华彬讲透孙子兵法》(对于一个未看过孙子兵法的人来说,听这篇文章仅仅是因为开车的时候不方便切换内容),如果竞争和战斗无法避免,不能紧盯对手,需要着眼于自己,即怎么配置自己这一方的力量和资源的结构,以及这个结构最佳的状态,在局部的关键位置形成形成压倒性优势。
通常战争中所说的“以弱胜强”,希望兵法能提供一些奇谋巧计。然而凡事都有天理,弱绝不能胜强,我们看到以弱胜战的战例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那种强弱对比都是宏观上的,在战场上的关键局部,一定是以强胜弱。
然而必须面对的是强弱是相对客观的,按此逻辑,弱者就永远无法战胜强者了吗?那战争的创造性空间又在哪里呢?
其实,宏观上的强弱对比也许是客观的,但是竞争是在时间上绵延的,比如水与石,从宏观上来说,石头比水强,但水集中在一处,再加上时间的积累,就能够水滴石穿。美军在日本长崎投放的原子弹,不过2万吨当时不时,如果这两万吨当量分散投放,可能也就是一个小战役的水平。
所以,竞争的关键,是设计力量和资源投放的结构。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资源分散使用,做一堆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小事,而不是在时间上集中力量干一件压倒性大事。
03
见:战役也好、商业模式也罢,都应当集中力量(特别是局部的力量)且有差异化,并且首先应该规划好自己;
感:这些道理似乎早已明白,但在自己一团迷雾的当下,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而出现问题的症结,也正是给自己找到出路的契机,才会对这些经典有感受,愿意去做突破和应用;
思:自己应该将力量集中投放在哪里呢?开始一些怎样的学习或一项怎样的修炼可以让自己有质的提升呢?
行:再有新的学习资源出现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些知识是在为锻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做准备吗?当安排工作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当下的工作安排和时间投入,是在让自己的高绩效的产出吗?能最大限度撬动自己的工作吗?
提醒自己:找到方向并没有成功,就如买了许多好书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一样,不做更深入的探索和持续的刻意练习,一切都是枉然,如果用接下来的半年来探索这件事,也是一件值得且有力量的事情。
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