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五民俗浓》(散文|蒋录基)

          腊月,这一年里最富韵味的时节,宛如一位深情款款的旧友,怀揣着岁末的故事与新春的期许,悄然来到身旁。当日子翻至今天腊月十五,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在传统民俗的星河中,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瞧,夜幕似一块巨大且神秘的玄色锦缎,自天边悠然铺展。那轮圆月,仿若一颗精心雕琢的夜明珠,高悬于幽邃苍穹,毫无保留地倾洒着银白清辉,恰似为世间万物披上一层梦幻薄纱。月光如水,潺潺流淌于古老街巷,滑过斑驳瓦檐,所到之处,皆被晕染出静谧祥和的诗画意境。此时此刻,岁月仿佛也沉醉其中,放缓匆忙脚步,变得悠然舒缓。

          回溯往昔,在古人质朴而虔诚的认知里,月圆之夜,是神灵跨越浩瀚天河,降临人间,与凡夫俗子沟通的神圣时刻。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过去,每逢腊月十五,一场场盛大庄重的祭祀仪式,便在各地的祭台上拉开帷幕。人们怀着满腔的敬畏与尊崇,精心筹备着琳琅满目的祭品。摆放齐整的瓜果,色泽鲜艳,宛如大地奉献的璀璨珍宝;香醇浓郁的美酒,散发着诱人芬芳,恰似岁月酿成的琼浆玉液;色泽诱人的糕点,造型精美,仿若出自能工巧匠之手。他们在祭台前,身姿如松,虔诚跪地,额头轻触地面,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灾祸远离。那袅袅升腾的香烟,仿若灵动的精灵,带着众人的心愿,悠悠飘向天际,试图搭建起一座连接人间与仙界的无形桥梁。

          腊月十五这一天,道观瞬间化作一片庄严肃穆的圣地。只见张灯结彩,红灯笼高高悬挂,似跳跃的火焰,为这清冷冬日添一抹暖意;香烟袅袅,如轻柔云雾,弥漫于殿宇之间。道士们身着庄重道袍,手持法器,步伐沉稳,举行着“祭玉帝”“拜玉帝”的仪式。他们口中诵读的经文,饱含着对玉帝的赞颂与祈愿。

          这一年中最后的月圆之夜,不单单是神灵下凡的契机,更是文人墨客灵感的无尽源泉。月光似澄澈的银纱,洒落在他们的窗前,照亮他们漫步的小径。在这静谧美好的氛围里,他们心中的情感如汹涌潮水,难以抑制。于是,一支支饱蘸深情的笔,在洁白纸张上肆意挥洒。他们用灵动诗句,勾勒出眼前如诗如画的月色美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用这质朴文字,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与这轮明月紧紧缠绕,让这份深情跨越千山万水,触动无数游子的心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在月圆之夜,举杯向天,邀月共饮,将孤独与豪放融入这一举动,尽显洒脱不羁。这些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宛如熠熠星辰,镶嵌在历史的天空,不仅生动描绘了月圆之美,更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倾诉。

          正因腊月十五承载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诸多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民风习俗,如璀璨繁星,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老辈人常挂在嘴边的“第一不动,第二不出,第三要吃”,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活智慧与脉脉温情,仿若一条无形丝线,将家人紧紧相连,一同团团圆圆地迎接新年,拥抱新的福气与祥瑞。

          所谓“第一不动”,即不动针线。在民间部分地区,腊月十五这一天,针线被恭敬地收起,安静地躺在针线笸箩里,无人敢轻易触碰。背后缘由,既有神秘色彩,又有现实考量。从神秘角度而言,人们笃信这一天是祭拜玉帝的神圣时刻,万事皆需平安顺遂。动针线时,稍有差池,便可能伤己伤人,而流血之事,在他们眼中,是“煞气”浓重的不祥之兆。再者,针线穿梭,在古人看来,有着“破坏”之意,与腊月十五追求完美和谐的愿景相悖。为求吉祥如意,众人皆自觉遵循这一规矩,让针线在这一天“休养生息”。

          从现实层面来讲,古代妇女操持家务,缝缝补补之事占据生活大半。尤其临近春节,家人衣物需修补、新服需赶制,她们常长时间与针线相伴。在照明简陋的年代,昏暗灯光下,长时间穿针引线,对视力损伤极大。腊月十五这一传统规矩,恰为她们提供了休息契机。让她们在寒冷冬日,能暂放手中针线,舒缓疲惫身心,感受家庭温暖与团聚喜悦。这一习俗,看似迷信讲究,实则饱含对妇女的体贴关怀,满溢人文温情。

        “第二不出”,指夜晚不外出。腊月十五,作为农历年最后一个月圆之夜,月圆所象征的幸福团圆之意,如烙印般刻在人们心间。它像温暖港湾,召唤着每一个游子归巢。这一天,全家人围坐,桌上摆满精心烹制的小菜,色香味俱全,宛如一件件艺术品;几杯香醇美酒,在杯中轻轻荡漾,散发出迷人香气。灯光柔和,似春日暖阳,映照在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透过窗户,欣赏那高悬夜空的皎洁明月。月光如水,倾泻屋内,与灯光相互交融,勾勒出温馨浪漫的画面。在此情此景下,时间仿若凝固,亲情在温暖氛围中静静流淌,愈发醇厚。

          这一天全家人的团聚,是对过去一年的温情总结,更是对新一年的美好展望。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珍视这难得时光,共享团圆喜悦。如果有人外出之举,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打破团圆美好,是对家庭情感的漠视。故而,这一天,人们皆自觉遵守习俗,早早归家,与家人共度温馨月圆夜。

          “民以食为天”,传统节日里,美食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腊月十五,亦不例外。美食,宛如一把神奇钥匙,能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愉悦之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因蕴含的美好寓意,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饺子,这一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腊月十五备受青睐。瞧,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在沸水中欢快翻滚,恰似一群灵动鱼儿在水中嬉戏。其形状酷似元宝,人们品尝饺子,寓意团团圆圆,更盼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一家人围坐,亲手包制饺子,将浓浓的亲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都悉心包进这小小的饺子里。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豆腐,因谐音“都福”“都富”,成为腊月十五餐桌上的常客。一块块洁白如玉的豆腐,或煎至金黄酥脆,或炒得鲜香四溢,或炖成醇厚浓汤,皆有独特风味。它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寓意全家人在新一年幸福安康、富贵吉祥。寒冬腊月,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汤,恰似冬日暖阳,温暖着人们的胃,更慰藉着人们的心。

          芹菜,亦有“勤财”的美好寓意。其翠绿茎杆,鲜嫩多汁,充满生机活力,宛如朝气蓬勃的少年。吃芹菜,寓意新一年里,人们要凭借勤劳双手,辛勤耕耘,收获满满财富。一盘清炒芹菜,色泽清新,口感爽脆,简单却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除上述美食,腊月十五还有诸多独特饮食习俗。年糕,那软糯香甜的口感,恰似甜蜜的梦。它寓意年年高升、生活甜蜜。每一口年糕,都承载着对过去一年努力的肯定,更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展望。人们期望新的一年,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似蜜罐般甜甜蜜蜜。

          烧鸡,在中国文化里,因鸡与“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腊月十五的烧鸡,色泽金黄诱人,外皮酥脆作响,内里肉质鲜嫩多汁,每一口都饱含幸福滋味。一家人围坐,共享这美味烧鸡,仿若将玉帝赐予的吉祥之气,尽数引入家中,寓意幸福安康常伴左右。

          汤圆,其圆润外形,恰似天上圆满明月,寓意家庭和睦、团团圆圆。寒冬时节,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桌,甜而不腻的口感,恰似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人们的身心。一家人同吃汤圆,共享甜蜜时刻,让亲情在甜蜜中愈发深厚。

          苹果,因“苹”与“平”谐音,被视为平安象征。腊月十五吃苹果,寓意未来一年平安顺遂。那清脆口感、酸甜味道,每一口都蕴含着对平安的殷切期盼,让人在品尝间,心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腊月十五,这看似平常的日子,实则是一座蕴藏深厚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的宝库。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在这一天,我们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神灵与人间的奇妙沟通,体悟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领略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这些习俗,如同一首悠扬的古老歌谣,传唱着岁月的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卷,描绘着生活的美好。

          当我们在腊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与家人围坐,遵循传统习俗,品尝寓意美好的美食,我们传承的,不只是一种习俗,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让我们沉醉在这月光下的民俗雅韵中,心怀感恩与憧憬,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拥抱新的希望与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