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4·时间“成本”核算】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5日。
一、原文:
P45
我浏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
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看起来,早在1921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完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二、我的阅读日志:
1、名词解释《成本》定义(百度):
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2、我的想法:这里成本最后转化为费用来计量,对于个人而言,我们投入时间工作,换取收入,然后把收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中间流通的也是钱,让我形成了一种错觉,钱是成本。举个例子:刚工作时,回老家为了省下100块钱,会选择做普通的车多做4-5个小时;刚养狗时,经常自己花时间给狗洗澡,想着自己洗也是一样的,去宠物店还要花钱。
当认为钱是成本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如何省钱。(写到这里心里毛毛的,为曾经的无知)再深想一下,我赚的钱是用什么赚来的呢,是用工作的时间呀,时间才是那个最本质的成本。柳比歇夫的成本唯一的成本就是时间,而他的遗产是各项论文、著作。他投入时间这个成本,换取他的财产(各项著作),他的成本和他的遗产中都没金钱这个东西,我们用时间换取金钱,再用金钱换取各种自己想要的,想要的多钱不够时,就想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赚钱,陷入这种循环出不来。
而钱却只是一个中间环节,是一个中转站。柳比歇夫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他选了一条最简单的路,投入时间达成目标,不需要用时间换钱,再用钱去达成目标,他省略了钱这个中转站,而我却以为这个中转站是目标(想去哭一会)
3、“做时间统计”和“善于做时间统计”的不同:是否清晰明白为什么做时间统计,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做,就仅仅是记录时间而已,若是带着目标去记录时间,就会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生出灵感和改进方案。
三、【崔律阅读指引】
思考:核算“成本”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核算“成本”?
*核算成本的意义是1、知道成本的组成及来源,便于优化;2、当自己的”成本“有限的时候,知道不同产品的具体成本,便于做决策,选择把“成本”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