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坐在沙发上给二岁的易宝读绘本,六岁的煊煊正在茶几上埋着头专心地画画, 画面上清晰可见的依然是他最钟爱的恐龙轮廓。 突然,他抬起头,若有所思地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你是怎么成为现在的你?”
“什么?” 我一时没听明白。
“你是怎么成为你现在这个样子的?” 儿子放慢语速,很认真地把问题重复了一遍,眼神里满是期待。
关于这个问题,我要怎么回答呢:“嗯…我是外婆生下来的啊,妈妈也是从一个婴儿慢慢长大,就变成了现在的我…”。 我支支吾吾说不清,感觉自己完全是在敷衍了事。
“哦…好吧”。儿子继续埋头画画了。似乎对我的回答并不那么满意。我想,我并没有给出他想要的答案,当然,我也根本拎不清他到底在问什么好吗。
你是怎么成为了现在的你?
你是怎么成为了现在的你?
你是怎么成为了现在的你?
这应该算得上是个哲思性的问题了吧? 从六岁的煊煊嘴里说出来之后, 这个问题在我平静的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混沌领域嘛, 根本说不清道不明啊。等等,难道我就这样在这世上浑浑噩噩地活了三十多年,细思极恐。
我怎样成为了我?
是基因遗传?没错。当我登上人生舞台的时候,是带着某些基因特点而来的。 比如我的性别、脸蛋、身高、体型、声音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比如我个子不高,我可能会因此觉得没那么自信,或者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所以我会认为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自己。
是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比如我出生以后生活的家庭环境, 我的父母的价值观,他们的养育风格,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我的家庭条件。 比如我母亲是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而父亲性格随和,勤劳善良,但头脑简单,没有什么远见。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怎么好, 所以我会因此自卑,很少邀请同学来家里,我母亲总觉得父亲太软弱没原则,而父亲觉得母亲不理解他经常因一些小事意见不一致而各执一词,母亲相对比较强势总要咄咄逼人赢了对方,好在我父亲性情算好容易谦让,但这样的吵吵闹闹让家里的气氛总是特别沉闷。我只记得当时的自己很无助,写信求助于我的一位远方亲戚让她劝下父母不要老是吵闹,在我看来,他们都很宠爱我和哥哥,但他们是不知道如何去经营一段婚姻的。后来自己成家后,发现自己和老公的相处方式居然或多或少也有父亲母亲的影子,婚姻的头两年,我都认为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生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简直让人崩溃,我把一切归咎于外界,归咎于自己的不幸,生活的不公,像及了当年的母亲。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多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我比母亲要多了一些觉察和内省,遇到问题时我选择内观,及时调整自己,从最初出现家庭矛盾便要据理力争,慢慢地,开始放下小我,向内觉察,看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臣服现实,接纳另一半,慢慢地跳出原生家庭的一个又一个“坑”。
要么先天因素,要么后天因素,影响了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这样想。
不过,心理学上认为:这两者虽然都很重要,但影响我们最大的,是从一出生起就开始做出的潜意识的决定,这是我们的核心信念,也称为“个人逻辑”。
这么说吧,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决定。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出决定或者在存储这些决定,但我们确实就是在做这两件事,这些早期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或“个人逻辑”。塑造我们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件和环境所作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 其中的很多决定都是我们在五六岁之前的童年阶段做出的。打个很形象的比喻,成年后的我们开车在路上行驶,掌握方向盘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这么一想,你们会不会惊讶,害怕,恐慌。那个5岁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内在孩童,她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而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这种方式过着成年人的生活,比如一些年轻人吸毒、酗酒、啃老,网瘾,比如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时父母们会怒吼,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来自于我们孩童时做出的某些决定。 在我们没意识到自己小时候形成的隐藏信念之前, 我们倾向于用自己旧有的行为解决问题,这些行为中有很多可能都需要更新,以便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发生改变。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走近这个内在小孩,重新养育她,让她慢慢长大。透过表面去找到并改变那些你从来没有觉察到的想法,则会带来持久的改变。寻找那些潜意识中的想法,是一个令人眼界打开的事情。
此刻,邀请你和我一起来做两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帮助你我认识我们的内在小孩。
第一个活动: 找出你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把它放到你面前,每天对这个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
第二个活动: 用5分钟列出你的有点和能力,接着,列出你认为自己村现在的弱项,大声朗读出来,并且在每项后面,都加上这句话“…我接纳它是我的一部分。”
静下来,花点时间,让自己做一个学习者,觉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