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走进画廊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15)

《摄影的精神》第六章 它的价值何在?

本章是《摄影的精神》最后一章,同时也应该是翻译最差的一章了,在句子的阅读理解上有点吃力。听说现在有了修订版,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第六章的时间线从20世纪80-90年代一直谈到摄影发展至今(成书于2006年),后现代主义摄影超越了“艺术”的评断,摄影作品走进画廊,走进艺术市场。本章原文的逻辑比较散漫,我用几个/对概念去做串连,方便理解和记忆。


市场

物以稀为贵的两种策略:

1、创造“原作”(Vintage Print)概念,负片产生后5年内印制的照片;

2、严格限制印相的“版”数。

作者在书里直接说道

“在许多方面、摄影艺术市场是一座荒谬可笑的大厦,建立在势力与沙子上面。”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摄影的本质在某程度上与“机械复制”的概念无法分开。但他这么说,却并不是要否定掉摄影本身的「灵晕」(本雅明说的Aura),或否定掉摄影师独特的发现或创造能力,只是单纯的对“市场”表达了质疑。


摄影师-艺术家

摄影作品最终在80年代走进画廊和艺术市场,必须要归功于一群用摄影作为媒介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它被认为是艺术,并且在艺术画廊里展出。”

这是杜尚早在1908年就提出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对「现代主义」反叛的重要跳板。而摄影这一媒介所具有的机械性(无差别)、民主性(易用)和反精英等的特点,正好让它成为“造反”的最理想的工具。

这里再一次出现了摄影史发展的诡异悖论:最终为摄影取得“崇高艺术地位”的,却主要是那些对摄影和摄影史毫不在意的摄影者,以一种几乎是“反摄影”的方式取得的。

艾德·鲁沙《二十六个加油站》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于是这里出现了一对有趣的概念,摄影师和艺术家。他们之间的差别很难从作品上去做区分,两者间的区别大体是一个定位的问题,也是创作时的出发点、关注点的差别。简单粗暴一点去说,摄影师的摄影产生于实际问题,艺术家的摄影产生于理论问题。

而这一对概念之间的鸿沟,也许到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最宽的程度,之后逐渐收窄至今,以几乎不存在了。(这多少应该归功于1975年的「新地形」摄影展和贝歇尔夫妇的杜塞尔多夫学派,见笔记11)


纪实-虚构

对「虚构」的运用,帮助摄影在艺术市场上地位提高,也有赖于人们逐渐放开对摄影“纪实”要求的束缚。但同时另一方面,摄影作为纪实媒介的地位,则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所以在今天对摄影作为“见证”的价值普遍怀疑的气候下,摄影者必须找出新的办法为他们的摄影实践定位。简单粗暴一点来说,就是新闻报道与艺术之间、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平衡问题。

Alec Soth的方式像直接骑跨在这一条本来就不甚清晰的边界之上,他的作品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他毫不避讳的使用摆拍,他的作品在纽约最权威的画廊里展出;但他拍摄作品的根基,有时又是那么传统的记录世界的、怀着给正在发生的事件赋予某种意义的愿望。

还有德拉艾(Luc Delahaye)用艺术照的形式去拍摄新闻报道的主题,把艺术的形式和纪实的方法混用,挑战了“纪实”的构成。

吕克·德拉艾

Matthew Sleeth的《Tour of Duty》(2001),关于澳大利亚维和部队对东帝汶的军事干预,但全书只有一张照片直接展示军事场面,其余部分详细报道了整个行的的媒体表演——新闻发布会、明星歌手的慰问演出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新闻报道”的作品,同时又是对“新闻报道”事业的评论。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手法。可惜在网络上找不到更多关于这本书的信息。


《Tour of Duty》

摄影书(与画廊相对)

与马丁·帕尔相似,本书作者格里·巴杰对摄影书(Photobook)高看一筹,他们确实也合编了丛书《摄影书:历史》(The Photobook: A History)。作者认为,摄影书是作为与画廊里的摄影作品相对(或补充)的摄影另一领域,足以体现摄影的某种本质(发行媒介)与真正价值。

摄影书以“作者”的名义,调和了艺术家和摄影者的分野,不使用单张照片,而是用一系列的前后相关的视觉“语句”,构成一部发人深省的整体作品。如林肯·科尔斯坦(Lincoln Kirstein)所说,好的摄影谦逊而能持久,相比于画廊的白墙,摄影书正对应了这两个美德。


《The Photobook: A History》第三卷


专业-业余

本章也是本书的尾声,摄影走进数字时代,人人都能“摄影”,作为结语,引用原文摘抄一段。

“数码相机促使所有摄影者——专业和业余的——去过度拍摄,这样是否能是摄影取得进步却很难说。其实好的摄影者过去并不是成天都在拍照,今后也不会。”


《摄影的精神》摄影史自学笔记到此结束,下一篇笔记是我为本书做的思维导图,作为最后的总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曾经为你写下无数的诗篇,在那一年。如今,事过境迁,空间里只留下了一大堆情感炽热的情诗,和一颗渐渐回复平静的心。情...
    珠海红叶原创阅读 161评论 1 1
  • 姓名:屠含思 书名:《简.爱》 时间:1月26日120分钟 读书心得: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不该受辱、敢于...
    孤阂阅读 220评论 0 1
  • 花魂销尽尘香,忍思量,可恨子规夜夜啼断肠。 芳菲歇,紫玉裂,南浦别。碧海青天唯见烟柳月。
    夜幕下的行者阅读 191评论 0 0
  • 生活不易,工作很累,梦想很远,但我们仍然要前行。 小时候我们都是快乐的,抓知了,抽陀螺,捉迷藏,父母对我们百般呵护...
    寻找光明_ede6阅读 394评论 2 2
  • 身正 祛邪 安身 立命 只有做了自我确认之后,才可以找到能量同频的人事物。我的沙漠之旅即将结束,即将开启全新的世界...
    LL520阅读 1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