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快点来,快点,喊了几遍了,怎么没有反应呢?”
“站在那里像个木桩,一动不动,耳朵聋了吗?”
家里就两个人,我明知道他是喊我,但是我就是不想搭理他。
因为,他说话没有主语。
不要说多么亲密的称呼,最起码名字能喊吧。
没想到今天看了《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还真有理论支持。
因为你说话没有主语,所以,别人不搭理你也很正常。
原来不是我矫情,大多数人都会有此反应。
那延伸到我们的写作当中也是一样,一个信息明了的句子,一定是主语与谓语关系明确的句子,也是文章有逻辑表现力的重要法则。
那什么是主语、谓语?
主语:在句子中,一般不是支配某种行动,就是处于某种状态之下。
比如:
我正在写稿。
“我”是主语,“我”支配着正在写这个动作或状态的主体。
“正在写”是谓语。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写”是动作,“正在”是状态。因此,我里面包含了“写”的动作,和“正在”的状态。
比如下面的几个句子就没有主语:
应该关闭亏本的店铺。
谁关闭呢?难道店铺自己关闭?
把事情搞砸了。
谁把事情搞砸了,不知道。
关于使用主语的几种情况:
1):句子当中使用了不及物动词,让宾语变成了主语。
如:电话要挂了、车子要走了、门要关了。
这些句子都找不到动作的行为者。
但是,使用不及物动词有一个好处,让信息接收者不用多思考,就照办,把对方的指令当成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例如,乘客在车站,听到广播里在喊:
门要关了。
他会下意识的加快脚步,赶紧的,门要关了,他心里会这样。这时他会把要关门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如果换成带及物动词的句子。
列车员要关门了。
他可能会想,列车员,为什么要关门?能不能跟列车员商量一下,让他稍微等等我呢……
2):这种貌似有两个主语,傻傻分不清。
如: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这个句子中到底谁是主语呢?
假设:是长颈鹿,那么用缩写法:长颈鹿很长。显然句子不通。
如果缩写成,脖子很长,通顺,
所以,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脖子。
3):视情况,有时应刻意省略主语
在有些情况下,如果刻意的故意加进主语,反而可能导致信息接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语上。
比如,你在说完了一段话之后,刻意强调:
“我个人这么认为……。”
这样会让听者产生很多误解,比如“你个人认为那别人不这么认为了啰”,凭什么是你认为呢?”
所以,如果不是故意去引诱别人有这种想法,最好不要强调“我个人”的观点。
总结:
写作不一定要写多么华丽的语句,但一定是逻辑清晰明了、语言一目了然、简洁有力的文章更受欢迎。
而这一直都是我的弱项,所以,最近在看有关于逻辑思考方面的书,而《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正是将逻辑思考与写作结合在一起的一本好书。
这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