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老师带着学生的一场修行。
——题记
记得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上教育学的老师说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场修行,并且还是苦修。后来,当了五年的老师,突然间觉得学习并不光是学生的修行,也是老师的修行。
学,让学生在学海中成长;教,让教师在磨砺中前行。教学,是老师带着学生的一场修行。
在五年的教学修行之路上,各种备课方法砸向了我,各种教学方式让我手忙脚乱,终于侃侃而谈的我,没有教案,没有课件,没有讲稿,没有学生,哑口无言。
那时候对于我来说,备课变成了背课。上课之前,把教案变成讲稿,背下来,生怕学生说了不一样的答案,那我该怎么办?
有时候,教案根本背不下来,也没法拿着教案讲课呀,多不专业!就把要说的话,写在书上,讲讲课,忘了当时为什么写?每天都要上新课,每天上课之前,都是熬到深夜的背课,写小条,感觉自己像在作弊。手忙脚乱,职业倦怠,自我怀疑……
以前上学的时候,遇到困难和痛苦,我都停下来思考、读书。我把自己扔到书里,重读《西游记》、《呼兰河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经历了当教师解读文本的迷茫和困苦,再去变成一个读者,再去读这些文学作品,视角和理解立马不一样了。
文学家,不是把本身就惊天动地的故事写得很动人,而是把普通的故事写得感天动地。而这之中,把普通变成经典的魔法,就是文学笔法。
学了这么多年语文,研究了这么多年文学,我终于读懂了文学。什么是文本解读,什么是文学的美,什么是审美创造,为什么要学语文,为什么要研究文学家和文学作品。那些我当年觉得是“无用”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有价值。
文学是艺术,是比绘画、雕刻、音乐……更难懂的艺术,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语文,学习文学究竟该怎么去审美。
只有学会文学的审美,才能创作出文学的美,这就是写作。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有些人却不行。有些人是上天给的才华,无法复制,比如李白;但有些人有才华,加上后天修习的文学造诣依然可以成为文豪,比如鲁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读文学大家的作品,读懂他们创造的美,参悟他们的人生更是一种美。
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语文,参悟文学的美,这才是我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做的。
当我上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我根本就是上了个假大学。因为老师讲的,考试考得,我根本不明白。学了那么多年语文,认了很多字,没读过很多书。读了很多必读书目,但也没明白该怎么读,读什么。背了很多文,很多诗,一首也讲不明白。完全就是用自己的野路子在理解文学作品。因为我的老师,根本没给我一个文学的思考方式。
通过教学,通过读书,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文学的思考方式。
不要用你的价值观,去揣测作者,而应该以文本为依据去分析他们。分析文本,不是研究他们的思想是否是对的或是错的。而是读懂他的文学虚构和想象,也就是文学笔法,然后窥探他们的文学作品的美,文学作品之后作者灵魂的美,和他反映出的那个时代更感性的美。这就是文本解读,这就是文学的思考方式。
比如沈从文的《腊八粥》,没有大时代,没有大命题,没有华丽的词藻,复杂的修辞,你都会怀疑沈从文为什么要写这么个不知所云的文章,其实他就是给你写个一家人的生活片段,让你心里暖暖的。
所以我明白了,到底该如何备课,到底该如何教学。我静下来了,各种备课方法不再砸向我了,我学会了甄别;我不再手忙脚乱了,因为语文老师靠的是底蕴。
在各种各样的方法中,我收获了真正适合我的备课和教学的方法。备课之前把自己变成读者;带着学生品读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必把文章讲得多明白,讲得多对,教会他品读的方法,让他离了你可以读文章;上课之前,你需要读很多很多书,但是可能讲给学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把语文知识的教学落实,落在字句的读写积累之上,落在一篇篇文章的啃读之上,落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之上;教学语言、指令尽可能直白,因为有些话他们真的听不明白,你可能觉得已经是很直白的话了,但是他们还是听不懂,比如“安静”;教学目标必须落实,与目标不符合的,完全可以删掉,即使这部分再美再出彩,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舞,一堂好课也不是它有多美……因此,就有了《诫子书》。
为了《诫子书》教学的四十分钟,我用了十几年读书的积淀;一年的研读相关书籍;三个月的相关资料阅读;一个月的教案整理;三番五次的教案修改;一轮试讲;讲课前,熬夜地修改,才有了四十分钟并不完美的《诫子书》教学。
在小学开始读删减版的《三国演义》,后来到了初中和高中时期读了《三国演义》,学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学了《隆中对》,上大学研读了《三国演义》,也给课外班的孩子讲过《三国演义》,毕业论文写得关于《三国演义》的游戏教学法,可以说对于三国,我有十几年的读书积淀。
当老师之后,我先阅读了《西游记》,在《西游记》有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之后,我开始研读《三国演义》、《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想要通过比较阅读,形成《三国演义》的教学思路,弄清楚罗贯中对于三国的演义。
后来,得知要进行青年教师展示课,我选择了《诫子书》。因为对于诸葛亮,对于三国,我有太多的话想说。之后我拟定了一个关于《诫子书》的备课过程:先查阅课标,明确课表中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查阅语文核心素养;查阅诸葛亮的相关史料,以及与三国相关的历史资料;阅读诸葛亮的《诫外甥书》、魏晋时期的家书代表作和同类家书家训,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查阅并下载《诫子书》相关论文;最后形成自己的教案。
没看任何教参,没看任何教学设计,没看任何课例,我只按我自己的方式,寻找适合我的教学之路。
痛苦和迷茫都是暂时的,成长才是永恒的。
我对于诸葛亮的认识是变化的,刚开始阅读他,觉得他是神一般的存在,后来大了一点有点讨厌他的巧言令色,后来读他的《出师表》,感动得热泪盈眶,“两朝开济老臣心”。但是我的学生,没有阅读过这些作品,他能明白吗?
“静”、“俭”、“淡泊”,这两年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含义,“静”就是“俭”,“俭”也是“静”,“静”和“俭”就是“淡泊”,这是我多年生活和工作参悟的,这是我读《瓦尔登湖》明白的,但是我的学生能明白吗?
但是我需要通过我的教学,让他们明白。
我就想,先做一个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心中的诸葛亮,发现他们心中的诸葛亮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了解他们是不是不懂“静”和“俭”,的确不懂,活得很浮躁。
所以我就确定了我主要的教学目标,通过诸葛亮的字里行间的诫子书,来让孩子们认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体会诸葛亮从字里行间告诫儿子的良苦用心,用诸葛亮的话教育我的孩子们,懂得“静”。
如何让他们懂?这是我要攻克的教学难题。
阅读了十多篇关于《诫子书》赏析的论文,我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案,最后确定了我的“四读法”教学,通过读体会诸葛亮字里行间的情感。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后为了让他们进一步懂得“静”,我给他们写了一封信。
就这样我写出四千多字的教案,四十分钟?讲完?我想说的太多了。一堂课,讲给孩子那么多,他们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我删减到了三千字。然后试讲,依旧讲不完。所以,只能再改,精简课堂语言,明确课堂思路。
头发都快抓没了,终于把思路捋顺了。
但是这最后一步的梳理,没有试讲,我只能临场发挥。但是教学就是这样。它不是老师的演出,什么都准备好了。我只能带着我的孩子走,走成什么样是什么样,不行,回教室咱再讲一遍。最后我上了讲台,没有讲稿,没有背诵,我用我的积淀,我的功力,演绎了一个并不完美的《诫子书》教学。
也许,他们现在可能理解不了诸葛亮的深意,但是当他们认知水平提升的那一天,回想到当年初中老师也给他们讲过《诫子书》,他能微微一笑。就像《诫子书》是诸葛亮写个八岁的儿子的,他未必期待他的儿子当时能读懂。就像我现在回味大学老师的课,才能听懂他们讲课的深意。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堂课,一阵子。不要仅仅想成为一个教书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教育人吧。所以,备课的路,任重道远。
静以备课,博以读书。非宁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