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所有亲戚里对我最好的就是我的二姨。
我娘兄妹5个,大舅二舅还有大姨,他们排在前三,是同一个爹娘。后来他们的母亲早逝,我姥爷又续弦,就是我的姥姥,生下我二姨和我妈。但是他们兄妹感情很好,根本没有因为前妈后妈而有隔阂。
二姨比我妈大一轮。她出生的时候,家境还好,二姨出去读了女子师范,成为一个“文化人”。二姨毕业以后,在市里一所小学教书。没多久,赶上文化大革命,工作停了,回到家里待业。姥爷这个人经历过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心里很在乎阶级成分,就做主把二姨嫁到一个叫“二十里铺”的村子,二姨父个子矮小,家里弟兄多,是不折不扣的“贫下中农”。二姨嫁过去,因为有文化,在村里担任了妇女主任。又相继生下二男一女。文化大革命结束,知识分子落实政策,二姨本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单位教书,但是村支部不愿意放她走,加上二姨拖儿带女的,她就放弃了回城里当老师的机会,留在村子里当村干部。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二姨在村子里当了三四十年的干部,深受村民爱戴。她还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开会,一辈子也算是风光无限了吧。
但在我眼里,我的二姨就是二姨,一个心地善良的亲人。我从没有见过她在外面呼风唤雨、独当一面做干部的样子。
我母亲没有上过学,性格内向,不会张到(张罗)事情,嫁人后过的比较穷。我二姨就处处接济我妈。每年我家过会,我姨总要带我到会上,给我和妹妹扯下过年做衣服的布料;过年去外婆家拜年,我姨也把我和妹妹接到她家里住十天半月,回来时再给我姊妹俩各买一身新衣服。虽然我家里穷,但是我是同班同学里第一个穿红色“风雪衣”的女孩。我曾经听我姨说过一句话:“我帮助你们,希望你们长大了有本事来照顾你妈。”这句话我深深记在心里,并且暗暗发誓,我绝对不会辜负二姨的期望,并且以后也会把二姨当作妈妈一样亲。
小时候和伙伴们讨论姑姑和姨姨谁见自己亲,伙伴们都说姑姑亲,唯独我坚定不移的说姨姨亲,我认定姨姨就是第二个妈妈。每次二姨带我出去,她们村子里的人都说:“你外甥女跟你长得真像,就像你的闺女。”确实是这样,我像我妈,所以也像二姨,我二姨的女儿更像她爸爸(我姨父)。
我初中毕业后辍学了,二姨在她村办的化工厂里给我找了一份化验员的工作,我又在姨家里吃住了半年,直到后来我又换了地方工作。
后来我要读中专,学费9千,我父母拿不出来,四处借钱,我姨听说后,二话不说,用自己的名义去信用社贷了五千,让表哥骑着摩托车带着她风尘仆仆送到我家来。贷款到期后本金和利息也是二姨还的,父母后来还了一些给二姨,剩下的是我工作以后,二姨父去世,我趁这个机会把剩余的钱给二姨父办丧事,还钱的时候,我特意多出来五百。
虽然我心里一直跟二姨亲近,但是成家后,我并没有做到像对待妈妈那样对待二姨,顶多是一年去看望一两次。二姨今年80岁了,但依然独立,明事理。表哥表姐都很孝顺,但是她坚持自己一个人生活,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二姨老了,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她也没有能力再做我的依靠。我在心里把二姨当作恩人,但是我并没有给二姨尽过孝心,这让我愧疚。我能为二姨做些什么呢?我也想报答她。二姨啊,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最亲的人,祝愿你健康平安,福寿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