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怕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鸡汤文,慷慨激昂的喊口号,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真的不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本科的辅导员徐老师一直想要我回母校给学弟学妹做演讲,前后说了三次吧。一是时间不充裕,手上有几个科研项目在赶工,二是想不到好的主题去讲,三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所以不想自欺欺人去鼓励别人,就一直没有回去。
不过,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所以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想给即将步入大学的小花朵们写点什么,免得到了我这个阶段再幡然醒悟。
在旁人看来,我的大学四年应该是很努力、很圆满了。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每年都有励志奖学金,大四的时候还评了国家奖学金,每年各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参加了数十项学科竞赛,拿过市级的银奖,发表过论文,申请过专利,当过四年不同的学生干部,大四甚至拿到了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全国水利院校仅10人),最后成功保送某海大学读最强专业的研究生。
我写这些不是想要标榜自己,甚至是在鄙视自己,我们总是在靠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浮于表面的东西来评价自己,却忘记做好大学最应该做好的事:把知识融入自己的思维。
当你读到研究生的时候就会发现,本科所学的基础知识是多么重要。我曾经对一个本构方程的推导无法理解,但是我的导师看过以后说,这不就是高等数学里面的两点公式吗,甚至还拿出我的高等数学课本,给我翻到了具体的章节。
那一刻我就觉得,他们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同的,他们那个时代是真的在学知识,在用知识塑造自己,而我们却多了一些邪性。这些邪性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考前两周突击复习也能考高分,体现在课上玩手机也能顺利通过一门课程,上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获得学分,顺利毕业。我不想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死,但是我接触到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包括我自己。这种风气真的在荼毒现在的大学生,大学四年,到头来我们获得的只有一张纸质的文凭和一堆证书,而在真才实学上面却差了一大截,而这恰好是我们大学期间最应该去努力获取的东西。
研究生怎样才能读好?我在读研之前的暑假就问导师,暑假期间应该在哪些方面再加强一些,导师说高等数学要融汇贯通,材料力学要深刻理解。直到我读了研究生才真正理解这两句话,高等数学学的不好,看有限元就是在看天书,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那些公式是怎么一步步推导过来的;材料力学吃不透,那你就永远是一个软件操作工,你可以用软件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分析结果的对错。这是现在绝大部分研究生的level,没有夸张,真的是绝大部分。
即便是到了工作岗位,也绝对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说话,施工图看不懂,设计规范不理解,甚至自己设计的东西合不合理自己都没有把握,何谈工作的乐趣,甚至过几年面临考证,估计会更加痛苦。
所以,大学,你应该学什么呢?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走之前的路,该争取的依旧会争取,但是,对于课堂,我会以百分之一百的态度去投入,对于某些重要课程,我要真正学懂、理解、应用,也许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圆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