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公下班回去会看一会电视剧《小舍得》,演员演技啥的不做评价,就单纯谈一下剧情里中国家长面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心态。
我想很多又孩子的家长都觉得深有同感,就像我自己女儿才4个月就在焦虑大动作没别人家孩子快。更何况关系到人生轨迹的教育呢?里面前几集剧情有聊到为了进入顶尖的“教育机构”利用各方人力物力,还有儿子没考好举报班级在外开辅导班的任课老师剧情。是不是感觉很真实?可能一些未婚的男女看了觉得剧情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我可以跟你说,这就是真实的,社会普遍存在的事情。为啥学区房那么好卖?为啥放学学校门口水泄不通?还有你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在长辈面前才艺表演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注度太高,一个母亲几乎自己从生下孩子的那刻起就一生在为孩子转。更何况还有一些爷爷奶奶辈,外公外婆辈的。那真是一个娃是一家的宝。孩子在那么高的关注度下成长,我并不觉得是爱,反而是害。就像《小舍得》的颜子悠妈妈,规定孩子的人生走向,完全不顾孩子想当“生物学家”的理想。说他观察的蚂蚁是恶心的东西。爷爷奶奶也是让孙子长大以后继承家业,管理公司。这里父母长辈完全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总认为自己可以替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能开心快乐吗?表面的确乖巧,懂事。但是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最后家长发现孩子只是一个“提线木偶”像祥林嫂一样控诉自己的辛苦和不易。孩子的性格一般都是跟成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能不能在孩子发出抗议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呢?
还有剧里所谈到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大城市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那些家长还是选择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这样是不是说明素质教育不切合实际呢?但是我想到我小时候面对“应试”教育各种“身体不适”,天天被这种随堂测验,每周一测搞得茶饭不思的时候。还是希望自己孩子能有个喘息的机会。
还有一个就是学历和分数的对等关系,电视剧里夏欢欢是个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女孩,最后也因为不甘同学的嘲讽要去补课。从长远看,社会360行,行行出状元。夏欢欢长大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过的不好吗?这我和老公进行深入辩论,
他认为学历就是社会普遍评价人员能力的标准,大公司都是看学历招人。有句话不是说:“你学习都学不好,还指望别的能学好?”。所以孩子的成绩好坏很重要,是人生决定性的因素。
我则认为成绩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我们也可以走点不寻常的路。现在社会也是多容性的,你有一技之长就能在这长上发光发亮。比如郎朗。
老公辨别到:“社会上郎朗这样的人很少,你怎么肯定你家孩子是下一个郎朗?”。
“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是下个郎朗,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向郎朗一样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靠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而不是像我一样为了活而去工作。”
最后老公虽然赞同我的想法,但是还是觉得孩子学习好是硬道理,学好了才可以额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给自己一个劝解: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多一点选择,不要左右孩子的人生,同样不要因为孩子左右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