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古典音乐之前,除了贝多芬的sonata会比较喜欢外,别的作曲家的曲子基本没有接触过。喜欢贝多芬是因为他的作品一直就是那么的大气磅礴,有力量,有对命运的抗争,如同老师说的一样,他的作品如同他的经历一般,总是要问人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是命运。后来偶尔接触到了肖邦的叙事曲后,突然发觉,这世间竟然有如同美妙的曲子,和贝多芬的沉重完全不一样。那曲子是如此的优美,充满了个人情感。肖邦的作品是非常个人的,和每个人自身的情绪紧密连接,所以不同的人演奏的版本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肖邦的mazurka,原是波兰的舞曲,经过肖邦的改编,加上他独特的演奏技巧,“rubato”,在意大利语中为“stolen time”,也就是在曲子中可以自由发挥音长,时长时短,互相补偿,但是必须要保证基本的节拍和节奏稳定。简单来说,就是左手保持节拍不变,右手可以自由发挥,左右手得彻底分离,才能弹好rubato。而且“rubato”也是非常个人的,只能随着心境来弹奏。
这次的mazurka是我学的最快的一支曲子,用了4周,已经可以开始下一个曲子了,将会还是肖邦的华尔兹系列。老师觉得我比较适合弹浪漫主义的曲子,特别是肖邦这种比较小资的,虽然弹的还不是很够娴熟,但是已经可以带有自己的表达。甚好。这次基本没有太多的纠正,就很顺利的弹下来。但是要弹到自己想要的感觉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mazurka的不可说,用老师的话来说,是很难教的,而且也无法教,无法教说,这个音是应该长点,短的,这基本就是一种随心境转换的感觉,如果对于钢琴音色的要求一样,老师只能教个技巧,但是每个人对音色的感受,触键都是不一样的,一旦上升到对作品的理解,表达,就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了。如果你有情感就是有,如果没有,怎么都无法激发出来。对于mazurka的踏板也是如此,无法传授任何技巧,只是你觉得什么时候需要就用,完全需要与大脑连接,根据心情而来。弹在当下。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支曲子和之前练的曲子风格完全不一样,更能让我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技术上似乎也没有之前有难度,虽然这支也是6级的曲子,我想,之所以是6级,可能是和需要有对作品的理解表达,而不是机械的按键演奏,这比纯技术可能要求会更高。第一周花了我差不多5个多小时才学会那短短的两页纸,看似真的很简单。第二周基本上花了我将近18个小时来练习这仅仅两页纸,能慢速弹顺,第二周的时候基本就想开始自由发挥,老师说,“rubato”只能在弹的纯熟,谱子在心里后,才能发挥。第三周继续弹熟后,老师说可以开始自己的发挥了。第四周,就有自己的发挥了,甚是开心。如果没有曲子都学的如此简单多好,哈哈。
说说弹奏的情感方面,肖邦的曲子充满了柔情,忧郁,但底下又藏着如火的热情。这支mazurka特别容易让人进入状态,起码特别让我进入情绪。一旦进入其中,好似自己有着很多故事可以讲述,特别适合在晚上弹奏,那种只有一盏灯光,其他的一切都不似存在,在这刻,只有音乐。弹琴就是和音乐交流的过程,你触动着琴键,琴键给你反应,又会推动你,引导着你的情绪,弹这种曲子就非常消耗能量的,每次练完,感觉有些精疲力竭。我最近都很少写日记了,也许正是因为我想说的,都融在了我的琴声里。难道以前老师说过,喜欢上古典音乐的人多数会在40-50岁之间,生活中基本没有太多的情绪,只能在音乐中来找寻了。
这支mazurka in A minor op67 no.4,一千个人心中有着一千个哈莫雷特。
对于我而言,引用时下最喜欢的话来比喻,也是最好的诠释。
“在这四海八荒,总会有一个人把你的名字叫得温柔委婉,荡气回肠。”
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