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考试杂谈”为题来写今天复杂的感受,也不知道到底恰不恰当。
张文质老师在《奶蜜盐》中,有一个标题是“考试成功≠人生成功”,还讲述了“学业枯竭现象”。大致都是在讲,考试成功考试成绩优异的孩子,在社会上混的不一定也很好,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多高考状元进入社会后并不像考试那么拔尖,也不像考试那么优秀,很多是在不该投入的年龄和阶段,超量过多的投入,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各个阶段都是超额、超量完成,等到考入大学以后就认为实现了终极目标,到大学了就没有认真的去钻研和研究,浑浑噩噩混几年后走入社会,所以很多优秀的学霸和很多优秀的状元进入社会后也没有太多的造诣。
包括很多家长在孩子考上大学或者说上了大学以后就松懈了,而且一直认为这么优秀的孩子在社会上应该混得不差,可是现实往往不见得混得那么好,他们还是处处碰壁,困难重重,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
这是国家执行“双减”政策的背景吧,这是对于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我自己还是很困惑的,不要成绩嘛,那其他孩子都一直靠成绩说话,如果我的孩子没有成绩的话,他怎样能在社会上混得更好?张老师也提到,现在的学习评价体系是简单粗暴的,通过一张卷子的分数高低,孩子就被划分为了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但这样的划分不一定符合生命成长的最终的实施应试教育取得成功的人不见得就是人生的成功者,对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孩子走入社会参加走入工作岗位的选拔依然是以考试来决定的,比如说我的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很多企业或者是很多的单位,他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去报考的就连最基本的“门票”都没有,那他怎样参加这样的游戏?
就拿近两年我县各类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来说吧,很多考起的都是曲靖的,为什么呢?因为曲靖那边的教学质量高,那边的孩子考试特别厉害,至少比我们文山州内的要厉害的多,因为高中厉害,所以进了相对较好的一些大学,同时大学毕业以后,这些孩子依然具备考试的优越性,所以在参加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的招考也好,他就占有很大优势,也就能够进入“编内”的行列。
面对我高中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多考一点分数,升好一点的大学,最终参加考试可能也没有更大的竞争力,可能依然进不了“编内”或者是相对好一点的企业,那他的生活依然要更为奔波劳碌。
所以这也是我今天的最大困惑,学校不以分数论高低,不以分数论英雄,但是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依然是以考试来选拔,考试不厉害的孩子将怎样参加这样的选拔,在这样的选拔上有怎样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