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美,这个话题有点太大了。因为美包罗万象。
大自然是美 ,物理关乎美,化学生物亦如此。动有美, 静也美。
声音是美,图案、色泽、 形状、 规律都是美。
美无处不在。
但如何欣赏美,感受美,却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
今天有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点点有关“美”的事情, 非常的荣幸,也非常的感恩。 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共同发现美 ,享受美。
我想花一点点时间谈谈我们女性朋友,当然也包括男性,其实是男女老少都会关心的一种美,那就是仪表美。
讲到仪表之美,分了几个方面。比如仪态之美,礼仪之美, 谈吐之美,修养之美,以及我们整个人整体所传达出来的美。美是综合的。
那么什么是仪表之美呢?
仪表之美简单来讲是指一个人的仪表要与他的年龄、体形、职业和所在的场合吻合,表现出一种和谐与美好。这种和谐能给人以美感,增进相互间的好感。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礼教的礼仪之邦,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中讲的“礼”是最为大家所熟悉和了解的。虽然最早提出“礼”的人并不是孔子,但却在孔子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中得到最大的弘扬和发展。这个“礼”,指的是“周礼”。是说统治者常怀仁德之心,做利民的事,庶民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大家都依礼而行,就能实现仁,这样的社会,就非常好了。自此“乐礼”就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依规矩行事。当然这个“礼”也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礼崩乐坏会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的战乱峰起。显然此“礼”已经不能完美的符合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东方文化和文明中,“礼”仍然对我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保持着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文化传统。见到年长的人,我们要神态恬然,谦恭有度。看到年幼我们的,就要庄重祥和,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所以遵循传统的“礼”也就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
那么有了礼,还要和美好的外在形象相配合。这个美好,又指的是什么呢,是浓妆艳抹,是衣着华贵吗?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外在形象到年龄,气质,脾气秉性。所以你所呈现出的美也必然是独一无二的。人的外在特征大致包括:身高,肤色,年龄,体型,声音等等。内在一般指我们的性格习惯,文化修养,交流方式等。一个人的性格举止加之外在仪表就比较完整的传达了你整体带给别人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是美好的,那么可以说你一定在上述这些方面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与和谐,那么这个你必然是美的。
所以,美的标准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即无统一性。比如,同样年纪的女性,有的人恬淡温柔,有的人直爽干练,有的洒脱随性,有的坚韧中性,而有些人则兼而有之,很多很多不同的类型。虽然这些都是美但又是不一样的美。即遍是两个长相极为相似的双胞胎,往往也有性格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体的差异决定了美的不同。而这些差异往往正是美的重点。
我对外在形象之美的理解,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两个字,“适宜”。
怎么理解这个适宜呢,分两个部分。
首先要适宜自己这个个体。就是我们刚刚上面提到的,肤色,身高,性格,气质等等。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别人的衣着打扮一摸一样摆在你身上就不一定美了,好似东施效颦,既然也是“施”怎么就不美了呢,不美之处正在于这个“效”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讲的就是这个。
其次,要适宜于周遭的环境。你所在或准备要在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场合,决定了你的妆容,衣着,甚者谈吐和表达内容。不一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美的感受程度。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在气温超过零下的寒冬里穿上露腿的性感短裙,即便很美很性感,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这样的美往往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被认可和欣赏的。再比如,去参加运动为主题的活动,大家需要徒步活动,那么穿上一双做工精致的皮鞋就很不合时宜,即使再彰显品味和穿着品质感,也是美中不足。同理,如果在一个正式的宴会中,每个人都西装革履,高贵得体,你偏穿了球鞋或者凉鞋来,这也是一种对“美”的不够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哪一种场合,我都希望大家能多花一点点时间,适时地调度出最美的状态,时时地展现美好。
礼仪之美,往往看上去漫不经心,实则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我们要敢于为美负责。这也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行为。尊重只有相互发生时才是最美最舒适的。
其实,美有千千万万种,没有所谓的最美,不同的美不可相以比较,因为美也是独立和独特的。找准那个独特和适合自身的美才能找到美的灵魂,美得持久。别忘了还有你从内而发的自信,知识,从容与智慧才是别人深入了解你和你展现最好的自己的佳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