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之前,健身是别人家的事儿。曾经在南广场学过的太极也化成了过眼烟云。
10月底办了卡,起因是医院的诊断书。觉得再不认真对待自己,真的会对不起自己!
选择11月月初开始了健身之旅,兴致颇高,信心满满,到点就去,似乎这一次就与之前不同了。去了没几次,真的和以往不同了,身体不如从前了,除了肺活量不一般的差外,腰颈椎问题、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被教练知道后,直接把训练方案由增肌改为康复。现在想想把大半的时间作康复,理论上是对的,实际效果一般。从内心讲,我并没能得到一个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健身方案,后来,在我执意要求下,开始了体能与器械的训练。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教练的课程断断续续地开展着,中间有过两次治病主动停掉训练,还有一次是参加健身达人的网络课,又停了一段时间。眨眼到了年关,又停顿了一个多月。如此算来,且不说健身的天数能达到多少,就从没有养成健身习惯这一点来说,就意味着失败。
虽然,从后续的体测结果来看,肺活量增加了,肌肉围度增加了,气色和精神面貌都大有提高,似乎是件欣喜的事,但从习惯未建立、健身意识与方法薄弱、身体状况评估有误、没有针对性训练方案、脱离教练后独立性差等方面客观评判,综合评分不高。
健身,越早开始越好。在自身身体状况日下,劳病缠身时,且不说,开始健身的时机已晚,单就应对身体健康状况复杂的条件下,要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训练方案,也变成了一件有难度的事。因为自身健身经验不足,对于教练或他人的训练建议(有的甚至相左),没有能力作一优劣判断,基本上抱着试试的态度,而非坚定的信念。想来,这也是我目前健身的一大阻力。应该归于健身知识储备不足,多了左右摇摆。因为半月板的损伤,我选择椭圆仪而不是跑步机,但在器械部分,负重深蹲我就做得心有余悸。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教练不主张做仰卧起坐,却让做平板,网查资料后,又产生心结,做起来疑惑二心。也是因为想消除这个心理负担,期间,先后两次会对腰椎、颈椎进行过治疗,中医院连续15天的全方位高密度治疗,除了烧钱基本没什么用;在一家祖传正骨的诊所为期一个多月治疗,似乎还有效果,却被告诫停止锻炼。
总结自己的健身经历,相比健身愿望,健身知识显得更重要。下一步健身,升级到2.0版本——想找到那些健身达人们所说的一天不活动就浑身难受的感觉。在排除个人事务干扰,保证基础健身活动的情况下,正视个体身体问题,做到针对性锻炼,掌握并领悟动作要点,能够清晰感受到肌肉的起承感觉与变化,且最大程度、有能力避开运动损伤。这样心理踏实了,健身持续性就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