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个故事看完,肯定又有人会觉得不真实,也会觉得结局太过圆满。
但我还是坚信,人永远只愿意相信和理解自己亲见过的事情,就像文中的倩如一样。
实际上,世上因为各种原因愿意委屈自己的人还是有许多,人应懂付出、互助、感恩和珍惜,仍是价值观发展的主流。
01
深夜11:30,邓雪芳从睡梦中醒来,正想换掉因退烧汗湿的睡衣,意外看到手机上有好几个未接电话,都是陈新打来的。
她心下估摸到所为何事,打算换好衣服再回电话过去,没想衣服换到一半,电话又来了。
刚一接通,陈新便焦急地问:“今晚你没在妈那儿睡?”
邓雪芳简短地回答:“没有。”
陈新对自己老婆还是了解的,听她说话有气无力,情绪也不对,马上又问:“什么情况,是不是人不舒服?”
然后又叨叨地说要注意身体之类。
邓雪芳这才告诉他,自己感冒几天了,从昨上午起便高烧不退,实在支持不过来了,才回的自己家。
陈新也略带埋怨地说,就在邓雪芳回家睡的这个晚上,他大姐陈倩如连打了两个电话给他,说是老太太晚上没吃什么东西,十点半了还在上蹿下跳,不肯睡觉。
上前去喊她睡觉,老太太还发脾气把床上的被子枕头全扒拉到地上,人也躺地上耍赖。
邓雪芳心下闪过一丝苦涩,插嘴道:“妈这情况维持一年多了,她这才照顾一天,就受不了了?你跟她说,久了就会适应的。我们当初不也是这样慢慢习惯来的?”
陈新:“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她这回在妈这也住这么了,平时咱们怎么照顾的她难道就没见过?你安心休息,我跟她说,让她拼了命也得管着这几天,起码得等你全好了。我等会给你转5000块钱,你别让陈倩如知道,她早几天跟我借钱我没给。”
重新躺回被窝的邓雪芳从胸腹深处吁出一口气,才慢慢觉察到身上有了一丝暖意。
02
经此折腾后,邓雪芳睡意全无,脑海中翻滚的全是近几个月来大姑姐陈倩如,跟姐夫闹矛盾要离婚,住回娘家牵带出的一系列糟心事。
三个月前的晚上,邓雪芳和陈新好不容易将陈新妈妈哄睡,麻溜爬上床,便接到陈倩如打来的电话。
说是和姐夫吵架离家出走,正在家门前的大马路上溜达,让陈新带上家伙去接。
陈新惊诧莫名:“你到底是让我来接你,还是让我去帮你跟姐夫干架?”
陈倩如这才说,自己下楼时什么也没带,想回娘家又因离市区远打不着车,让陈新去接一下。
陈倩如跟姐夫不是闹一回两回,陈新心下不乐意但毕竟是自己亲姐,万一出了什么闪失也不好,嘟囔着穿起了衣服。
不管是邓雪芳还是陈新都没料到,陈倩如这次回娘家,竟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听陈倩如说,她是因为把儿媳妇的白色羽绒服洗染色,姐夫李中华也跟着埋怨她,才吵起来的。
但邓雪芳半信半疑,因为以她对大姑姐的了解,是不太可能替儿媳妇洗衣服的。她要么会送去干洗店让儿媳妇自己去取,要么会扔在那儿不管。
让邓雪芳最感无力的是大姑姐陈倩如回娘家住后的一系列操作。
最开始那半个来月,陈倩如借口说心情不好,一日三餐都是饭菜上桌子,还得邓雪芳得喊上五遍三道才出房门。
后来时间长点,估计老在房间里玩手机坐不住,才出来到客厅活动活动。
03
邓雪芳的婆婆陈妈妈已经75岁,因早年操劳又连丧俩孩子大受打击,患有老年痴呆,言行举止相当任性出格。
恰好前两年邓雪芳因公司倒闭赋闲,便辞退之前的保姆,接下了照顾婆婆的任务。
陈妈妈原本有4女一儿,62岁那年老伴走后,第二和第三个女儿也相继走了,最小的女儿举家迁到了千多公里外的南方,极少回来。
近前就剩陈倩如与陈新两个。
陈倩如的儿女都已成家,原本陈新想让她与自己轮流照顾母亲,可她不是说头疼就是说关节痛,不来照顾也不给钱。
最后还是姐夫李中华主动提出每月付点钱给陈新,让他请人照顾。
李中华说,远在南方的小姨子情况好每个月出2000块,他家情况没那么好,就象征性地给个600-800,意思一下。
陈新不好多说什么,就随他们去了。
但是,自从三年前邓雪芳接手照顾陈妈妈后,陈倩如家的那几百块就没再给过了。
邓雪芳找陈新埋怨过,陈新也是一脸的郁闷:他姐和姐夫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吵一架,每次吵起来都要拉上他陪练,他避之不及,实在不想为了这几百块钱给自己找罪受。
他安慰邓雪芳,称别说还有一个姐姐每月打2000块回,就是没那姐和陈倩如,他这当儿子的也要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来。
邓雪芳自己已不上班,唯一的儿子还没结婚,经济上也不宽裕,这才无奈面对现实,住进老太太家,接过了照顾她的任务。
04
老太太心智不在线,人却精瘦麻溜,比淘气的孩童还能折腾。邓雪芳稍有疏忽,她就能把屎尿糊得到处都是。
有一次邓雪芳吃着吃着饭,老太太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撮黄黄的物什来,刺鼻的臭气呛得她把胃里的东西吐了个一干二净。
每天深夜还不睡觉,在屋里踩来踩去,踩到哪敲到哪。
日积月累下来,邓雪芳几近神经衰弱,苦不堪言。
作为家中支柱的陈新,为了多赚点钱,主动向公司提出参加外派项目。工资高了百分之几十,但去的都是西北等条件艰苦之地,经常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像这次就已快两个月没回来了。
所以,陈倩如住回娘家后,邓雪芳是无比希望她能替自己分担一点,哪怕把拖地晾衣服的事接过去都行。
然而陈倩如的表现,却让她大失所望。
在家的三个月时间里,她不但一分钱伙食费没出,还挑三拣四,不是说邓雪芳的米饭煮烂了,就是埋怨她把菜煮得太熟,夸张地说连青菜都得拿汤匙才能舀起来。
邓雪芳解释说,那都是为了照顾到老太太牙口不好。
陈倩如口气硬梆梆的:“你就不知道先盛出一部分来呀!”
邓雪芳有好几次都想怼她,问她是没手还是没脚,后又不想给自个儿找不痛快,才忍住没吭声。不过,饭菜仍旧是照以前的口味来。
有一次,邓雪芳因进入更年前期大姨妈哗哗地乱,浑身乏力,想让陈倩如替自己两天,弄点饭菜,陈倩如硬是打着借的名义问陈新要了500块钱,带着婆媳俩吃了几天外卖。
最后那天老太太吃坏了肚子,弄得邓雪芳隔不了几分钟就要帮她换裤子,反倒累得筋皮力尽。
回家后的这三个月里,陈倩如跟陈新借的钱,已经超过6000块,却从不提还。
邓雪芳的目光只要触及陈倩如,心下便顿生厌恶,恨不得打电话给她家里,让把人马上接回去。
05
姐夫李中华也不是没来接过陈倩如。
陈倩如刚回娘家那会,李中华几乎每隔三两天要过来一趟,可54岁的大姑姐仿佛穿越回了少女时代,要么躲着不见,要么跳脚说不回去。
看得邓雪芳心下五味杂陈:还当自己20岁呢,难不成还打算到娘家终老?
她原本也想劝几句,可看着陈倩如那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在她看来有点滑稽可笑的故作姿态,又不想开口。
陈新倒是劝过几次,当着李中华的面劝过,背地里也劝过,可都没见效。
后来,陈倩如不知哪根筋搭错,竟然跟李中华提出了离婚。
邓雪芳这才真正傻了眼——年过半百的陈大姐一没退休金二没一技之长,离婚后怎么活?
姐夫李中华早年做生意挣了点钱,可一双儿女都上了大学,加上替儿子操办结婚,家中存款也已所剩无几。真离婚的话,陈倩如分不到多少家产。
邓雪芳诧异于大姑姐的勇气,也委婉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可对方不知是不是打算装睡到底还是咋的,仍然心安理得地住家里白吃白喝。
每天就管了自己的换洗衣服,其余一概不理。她老娘哭也好叫也罢,她都充耳不闻。
这次邓雪芳感冒头昏脑胀,走路膝盖都升不直,原本早就想让陈倩如替自己两天,可一想到之前老太太被她害到拉肚子,最后还得自己收窝子,便打消了这念头。
直到昨上午她一会儿大汗淋漓,一会儿又冷得发抖,才不得不跑去街道办事处诊所。
医生量出她高烧近39度,她这才拿了点药强撑着回自己家休养。
不想烧刚退点,就接到了陈新电话。
让邓雪芳更没想到的事还在后边。
第二天一大早,陈倩如便直接给邓雪芳打来电话,说是老太太对她拳打脚踢,还不吃饭,让邓雪芳赶快过去。
邓雪芳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压根儿没吃过几顿热饭,也没睡过几个囫囵觉,身为女儿的大姑姐却夜夜酣眠,跟老公吵架回家住这么久还真当自己是客,心下极不平衡,便说自己烧还没退,哪怕天塌下来她也得顶着这几天。
06
一星期后,邓雪芳身体复原,大早起来买了婆婆最喜欢吃的猪头肉,赶到了婆婆家。
刚进门就闻到空气中有一股尿臊味儿扑鼻而来。
老太太听见开门声响,脆声喊道:“雪芳,雪芳,我不吃牛肉,咬不烂,我要吃饺子,吃面条和猪头肉。”
邓雪芳注视着那朝自己飞奔而来的身影,鼻子一酸。
此时的老太太像极了一个没长全的孩子,只知凭本能寻着自认为安全的亲人,表达自己的需求。
都说人真正的腥风血雨是始于老去的那一刻。一生中的很多事,都可以经由三思之后再作出选择,唯独生、老、病、死,不能自主。
邓雪芳这时才明白,婆婆与她相依的这些日子里,早已形成了对她的依赖,她的老和痴傻都不是自己能阻止的,但她却一直记得那个叫雪芳的人对自己好,在她操持下的饮食习惯,会照自己的喜好来。
把菜放回厨房时,邓雪芳环顾四周,并没看见陈倩如。可她已闻到了老太太身上难闻的气味,顾不上打听她去向,便忙活起来。
邓雪芳替婆婆脱下衣服,扶着她坐进澡桶后,婆婆学着小孩子那样,拿手掌重重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珠洒了邓雪芳一脸,胸前的衣服上也有。
婆婆顽皮地放声大笑之际,邓雪芳眼角的泪和心底的辛酸也飞溅而出。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动手拿过沐浴球,替婆婆擦背、洗头。
等她细心地替婆婆擦干身子穿上衬衣衬裤准备出去时,意外发现陈倩如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了身后。
一脸的意味深长。
07
分别一个礼拜后,陈倩如跟邓雪芳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终于明白了你的不容易。你是个挺难得的女人,一定会有后福的。”
邓雪芳强挤出一丝笑意,没接话。
陈倩如以为她在笑自己,强调说:“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这几天我跟她就差打起来了。我帮她穿外套,她偏要把手缩起来,我去抓她的手,她就大喊:雪芳快来,她欺负我!裤子刚穿好不到两分钟,她就给你捋下来,一天下来不知道要整多少遍。”
邓雪芳这才将身子仰向沙发靠背,两眼望向窗外,但还是不知该说什么。
就在她发愣的片刻里,她听见陈倩如在说:“我已经给李中华打过电话了,他下班后来接我。这几个月我总共在陈新手上借了6500块钱,等会你姐夫会带过来。陈新让我转给你。
往后妈这我每月出1000块吧。
我想好了,回家就去找工作,哪怕去超市当保洁也行。赚了钱拿点给我妈,自己也留点。我妈命好,脑子全乱了还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儿媳妇,我将来老了还不知怎样呢……”
邓雪芳这才收回视线看向陈倩如,盯了她好一会儿,确定她神情诚恳后,才正色道:“姐,按理说你比我大,很多事不用我说。”
顿了一下,看了看自己脚尖,又接着说:“你能想通最好了。如果让我给生活冠个颜色的话,那我会给灰色。调好了,它可以雅致高贵;用不好,它会灰暗消极。但这就是生活的本色,苦与难打着底。你一旦战胜了它们,身就贵了。”
陈倩如:“雪芳,你是个不简单的女人。我替我妈,替陈家谢谢你。”
邓雪芳苦笑着说:“这也是我的家。”
姑嫂二人对视尬笑后,不约而同地望向老太太的方向。原本坐在单人木沙发看电视的陈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又将外裤褪到了膝盖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