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夏天,我和毛毛颓废的好长时间,毕业的第一份工作都和想象的有很大差距,两个人一有空就躲在家里打游戏,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概有半个月,那会也迷茫过,甚至想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吧,他家我家都行,至少有个人照应,哭过也闹过,不过好在我们挺了过来。
记得那段时间刚好有个大学同学来天津出差,我们从塘沽去市里和他见面,我几乎跟乡下人进城一样,虽然天津谈不上繁华都市,但是住惯了塘沽的我一下子还真的不适应,那会儿才痛下决心,不能再在塘沽待下去了,否则几乎要被淘汰掉了。那次一起逛街,看到一件白色的半大棉衣,一个韩国品牌,帽子里说都是浣熊毛,自己穿上立刻能感觉的出来和在塘沽金街买了一两百的衣服不一样,我记得那件衣服1300多,基本是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后来合算了一下,第一年,我所有到手的工资加起来,才23000多一点),但我还是买了,那是我第一次用自己赚的钱给自己买超过4位数的衣服,也是生活的转折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两个人终于达成一致,换工作,去市里。毛毛比较顺利找到一家外企,我也顺理成章调到市里的银行网点上班,于是又开始了找房租房的过程。经过不算太纠结,主要因为我们也没法纠结,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往返塘沽和市里看个房子太折腾了。去了2次,看中了一个27平米的独单,一进门就是客厅(原来是厨房)侧面有个小卫生间,再往里走是卧室,再里面是阳台改成的厨房,最大的有点也是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周围有各种大小超市,大润发、亚惠、肯德基、沙县小吃、四川小吃。。。。。这些对于当时的我都有足够的吸引力。
房子租金1050,交三押一,还给了中介1个月的中介费,也就算入住了,没有增添新的家具,还是那个折叠桌子,冰箱,毛毛单位抽奖得的微波炉,一堆衣服和一台电脑,几乎就是我们全部家当。
这个房子有个最大的缺点,因为厨房是后来改到阳台去的,虽然水管接过去了,但是下水由于坡度不够过不来,每次厨房用水(洗完锅碗的水还是挺恶心的)都要用一个大桶接着再倒到厕所,所以每次都要控制用水量,不能满溢出来,最要命的是每次倒脏水要穿过卧室。。。哎。。。
其他就没有太大的缺点,我们大概从08年6月入住,也住了1年左右的样子。这一年,也发生了很多难忘的事,做了很多重大的决定,现在回想也谈不上好坏。
那时候的我,基本上还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贤妻良母型,上个租户租房子主要是陪孩子高考,所以家也住的比较邋遢,记得厨房的窗框已经结了厚厚一层油垢,我戴了报纸帽子一点一点用洗洁精给擦出来的,那时候觉得自己真的能干。
房子也是个老小区,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虽说交通方便,但是菜市场远,公交站远,反正如果步行的话,离哪里都不算太近,200块钱在58同城买了个自行车,上下班和买菜的问题都解决了,还省了每天4块钱的公交费(那会儿真的觉得公交车2块钱一张票挺贵的),结果还没骑一个月就丢了,心疼的想哭。。。算算账,如果不骑车,一个月80的公交费,2个月就是一辆车前,算了,还是考虑再买自行车。
毛毛说我从来没有骑过新车(大学买过2次自行车,也都是二手车),再买二手车也怕丢,干脆买一辆小折叠车,就有了后来的小白车,好像是美国牌子的-大行,很喜欢,骑了很久,走过天津很多地方,除了每次回家因为两边还挂了买的菜和包包,往2楼搬有点费事以外,几乎没有缺点。天津很多地方都有自行车停放处,有大爷大妈给看车,每次5角钱。这辆车陪我渡过了挺长时间,一直到09年买了第一辆二手夏利,它才基本退役,很长时间都舍不得卖掉它,去年看了《断舍离》,确实留在家里也没什么用,才狠狠心买了,不知道现在它被什么样的人骑。
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方便多了,那时候的工作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受整体金融形势的影响,08年几乎是中国股民的灾年,我们这些从业人员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上班无非是上网刷网页,看不到未来的方向。3点股市一收盘就下班,骑着车子逛菜场买菜做饭的兴趣比上班赚钱来的要大的多。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或许我会成为一个和今天很不一样的自己也未可知。
那会儿天津有个本地论坛,基本就是女孩子交流哪里的东西好吃,哪里有什么打折活动,或者大家一起团购买个便宜的睫毛膏,头饰之类的小东西,有大概一两年的时间我很喜欢在上面闲逛,几乎参加了所有货值20元以下的团购,买了不少没有什么用处的小东西,同样款式的头花要买几个颜色,每天换着带觉得很有趣,不像现在,一根无印良品的黑色橡皮筋用很久都不变。那个论坛一直都在,现在有的时候偶尔我会上去看看,之前的账号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被封掉了,注册一个小号容易,但是再也找不到当日的感觉了。
后来毛毛也买了一辆很好骑前面有一个很大的车筐的自行车,我们每个周末就骑车到处转,参加团购的“分赃”,去滨江道小巷子里吃一碗好吃不贵的炖牛肉,或者干脆无所事事到处闲逛。其实那时的我们很年轻,但是自己不觉得,就觉得日子很长,总要做点什么打发时间。
记得从房子的后门出去就是天津的骨科医院(没想后来还真回来做了一个小手术),医院对面有个天津菜馆,忘记什么名字,就是菜量很大很便宜那种,几乎天天都很多人,他们家有一道肉沫茄子的菜,好像才卖16块,我们两个可以一个菜两碗米饭吃到满足。再远一点有个新开的商场,里面有家披萨店当时觉得很好吃,两个人吃一餐200块的开销对那时的我们很多,所以吃完一次就要算着日子看看下个月的什么时候还能再来。记得有一次,刚吃完回来没几天,就馋的不行,坐在床边越想心里越委屈,从小到大没有缺过嘴的我,为了一个有暑泥边的pizza,竟然哭了。所以那一周,我们吃了两次,哈哈。
还记得第一次自己做水煮鱼也是在那个房子里,那时候工作不忙,很愿意尝试各种吃饭的新花样,买了水煮鱼的作料,按照说明真的成功了。那时我们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两个人分别坐在椅子上,中间放一个小柜子,把电火锅放在上面吃的大汗淋漓。汤都舍不得倒掉,第二天又买了豆芽鱼豆腐豆皮吃了一顿素火锅。那真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水煮鱼。
为什么那些日子,现在写下来觉得挺辛苦,但当时的我们那么开心,回忆起来又那么美好。
在那间房子里,我换了第二份工作,一直做到今天,买了第一个属于我们的家,一直住到今日,几乎毕业以后所有重大的选择,都在那里决定,也决定了今天的我们。
虽然后来因为实在离公司太远,我实在受不了每天1个半小时的通勤而搬了家,但那里应该算是我们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个跳板,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也让我们离现实越来越近,里生活越来越近,无关好坏。
印象深刻的几件小事:
1、换了工作以后单位很远(刚才百度看了一下大概10公里左右),如果搭公交需要换乘2次,每次2块钱,一天需要8块钱的公交费(不知为什么那时候我那么喜欢算通勤费。。。可能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多),所以我每天都先骑车到八里台存车,再搭公交上班。有一次我想反正搭公交看上去也没几站,干脆直接骑到公司好了。忘记途径一个立交桥,所以当骑到公司我基本就想直接回家洗澡睡觉了,所以那一整天都在纠结怎么把车子骑回去。。。
2、那会儿公司每周六上午开半天业务会,有一次散会有个同事刚好路过河西,就顺路带了我一段,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有车,真他妈好!!!1个半小时的路程变成15分钟,我顿时觉得人生有了希望。要求不高,四个轱辘能开就行,哪怕是个金杯呢。
3、还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情,后来我们决定搬家了,所有东西收拾好,准备第二天周六搬家,周五晚上我和毛毛去吃四川小吃庆祝我以后终于不用那么远的路上班。结果酒足饭饱之后回来,发现屋子失窃了,偷了当时唯一的700块钱现金,和一个上盖裂了的笔记本电脑。就当我还在安慰自己破财免灾无所谓的时候,发现化妆包不见了。。。其实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及现在一个眼影的价格,但是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我一点点拼凑的日常爱物,那一刻,我突然对这样的生活有了深深的失望,哭的心酸,直到毛毛在被子里找到它们,我才破涕为笑。
4、记得从房子的后门出来就是西青区的民政局,又一次忘记政府颁发了什么政策,导致一堆人去离婚还是结婚,反正早上我上班的时候,才不到七点,就排了好长的队伍,现在想想八成和房地产相关吧。
5、家离单位很远(其实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远,出门上黑牛城道,拐个弯就到了,但是没有车真的极大的限制了人的生活半径),后来冬天天气太冷了,没有办法骑车再转公交的去上班,就和同事一起搭老板娘的车,那会儿wq也很年轻,现在想想还不到40岁,和我今天也差不了太多。短发,大眼睛,觉得也是个美女,有个开公司的老公,还有这么多员工叫一声青姐,应该也觉得对生活很满意吧,至少那会儿在我的眼里,应该算是蛮幸福的人。
每天早上6点20起床,6点45出门,坐公交车大概半小时,7点半左右到wq家附近,和另外两个搭车的同事碰头,有的时候一起再去买个煎饼果子,那里有一家买煎饼果子的现在一直记得,是个很小的窗口(天津很多这样的买小吃的窗口,现在最有名的是二嫂子煎饼果子,一套11块,很大,不给分成两半,其实也挺油的,我就吃过一次),老夫妻两在经营,老爷爷负责用一个很小的石磨来磨绿豆,豆子都是前一天用清水泡好,早上来现磨的,用多少磨多少,不会超过一个小盆,所以用来做煎饼的绿豆面永远是新鲜的,也特别香,大概3.5一套,要么就是2.7,反正对于现在6-7块钱一套的煎饼果子,肯定是便宜的。
买好早点,再等一会儿,大概不到8点,wq会开车出来,那时候她还开了个很普通的车,不记得牌子了,对于我来说也没什么区别,一路再开到单位,车不多8点半,基本上不会迟到。
6、记得有一次搭wq的车,那会儿他们的别墅应该是在装修,没有直接去单位,先去了他们别墅好像送什么东西,我们也跟着进去看了一眼,装修未完的别墅,到处都是沙子和水泥,满眼狼藉,但是那就是我眼里的有钱人的生活,现在想想,从小的应试教育把我教育的也挺狭隘的。总之那天我们到了公司肯定是迟到了,那可能是我来公司的第一次迟到,当然也不算数的,觉得自己还有点得意,仿佛陪着老板娘去做了什么大事,哎。
7、还记得下班的时候,自己要搭公交,现在有点记不得都做什么车了,反正最少要转2趟,而且非常拥挤的公交车,有一趟好像是707路,可以直接坐到下瓦房,毛毛再来骑车带我回家,回家也快要7点了。记得有一次,穿着小高跟鞋,打错了车,那辆公交在五大道各种绕圈,而没有座的我特别希望有人给我让个座,我觉得我比那些老头老太太累多了,但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后来终于熬到有个座位,刚坐下就有个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我真的,打死我都不会给她让座,虽然那会儿的我看上去和实际都很年轻,但是我的脚要疼死了。老太太不依不饶的用眼神审判我,我低着头(那会儿貌似都没有智能手机可以看)假装没看到。那天到家已经8点多了,虽然是因为自己坐错车的缘故,但是莫名的委屈,觉得那么辛苦。
在第二个房子住的时候,正是我刚来Y公司的日子,虽然一切都是新的,但是对于自己的前途非常的迷茫,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去做一个仪器产品的销售,并不知道以后的自己会走向哪里,会不会又被淘汰,这份工作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只是头不抬眼不挣的拼命赶路,却根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
9、现在我平时上班都要穿高跟鞋的,还是很高跟那种,但是我有点记不得那会儿的我上班穿什么样的鞋子,应该也是高跟鞋,只是样式老土一点,我现在都无法想象穿着高跟鞋挤公交,然后再步行最少10分钟,甚至还要买菜回家做饭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虽然这听上去就是一个普通职业女性的生活。
我没有去翻开以前的日记,或许零零星星的片段会找到一些印记,但是记在脑海里的情景不多,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去楼下的小超市买一袋5斤的米,满当当的抱着上楼,或者买一袋银丝卷,就当了晚饭。
那会儿我们有一只猫,是从塘沽带过来的,可能因为从小就是小野猫的关系,胆子特别特别小,在塘沽的时候还好,后来搬了一次家,就把他给吓坏了,基本上白天看不到人,都是躲在各种柜子里,而且很怕毛毛。只有每天早上我洗漱的时候,会跳到洗衣机上陪着我,我有事会往他脸上洒水和他玩,他就把脸扭过去躲着,但是不跑,一会儿又转过头,用两个大眼睛盯着我看。现在我觉得亏欠他的很多。
10、刚搬进这个房子的第一天,一切收拾妥当,我和毛毛走路大概10分钟,就能走到一个很大的超市(物美或者华润万家之类),那会儿的超市还很兴隆,很多人逛,和现在不同,超市周边有亚惠、肯德基之类,我们第一餐饭吃了亚惠,要了米饭和2个菜,具体什么菜真的记不得了,觉得好饿,吃的很满足。
11、刚搬来的时候,我还在证券上班,中信银行的总部,离家不远,骑车15分钟就到,每天早上穿着自认为职业套装(曾经有一条黑色的裤子,我记得花了不到200块钱买的,一年四季的穿,比校服穿的都勤,等我离职的时候,大腿前都磨的光亮亮的,现在有点埋怨自己,曾经的自己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对她再好一点?)骑着人生第一辆新自行车,去银行对面的存车点,5毛钱可以放一天,上班,坐在银行后面的小屋里,旁边还有负责办理出国留学的银行职员,穿着银行标准的白衬衣黑裤子。挺人家说那个坐在我旁边的中年男子收入很不错,那段时间给孩子办出国很流行,所以他很多客户,每年收入20-30万,我都谈不上羡慕,只是觉得的大家都坐在一样的格子间,差距真的还挺大的。
13、银行下单很早,3点半基本就可以走了,我就骑车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总是路过一个卖烧鸡的店,总有很多人排队,我忘记是因为我每次都懒得排队还是因为觉得一只烧鸡挺贵的,总之在那边住了1年,一次都没买过,如今偶尔路过我还总是感慨,曾经这家总是排队,不知道到底有多好吃,但是至今我也没买过一次。
14、小小的折叠自行车,两个手把都挂满了各种青菜、鸡蛋和肉,骑车回家,路过一条小路,旁边是小河沟,右边是高高的围墙,上面爬满了青藤,天气好的日子,骑在那条路上总是让人愉快,虽然我的车技真的很一般,那段时间估计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只是每次过一个窄门我都要下车走过去,因为在那里撞过一次,碎了一兜鸡蛋。
15、又一次周六开会,去找另外一个同事搭车,去的有点早他就让我上楼上坐一下,那个早上也对我的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突然想起前两天重温的《蝴蝶效应》,如果我的人生拍成电影,那一刻就是转变我人生的一刻。爬上六楼,坐在他家的小客厅,随意聊天,他才会告诉我他们新买了房子,首付10几万,每个月还款2000多,你也可以考虑,房子在中北镇。这才有了后来我跟着他们去看房,用了几乎很短的时间决定买房,后来又买了第二套,第三套,在Y公司做了那么久,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甚至还用曾经买的房子抵押贷款作为启动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这一切,如果最其根源,大概都源于那天早上的随意聊天。如此看,人生真的如戏了。
那个房子,我们大概住了一年,虽然是个厨房客厅卧室都不分的小房子,但是也有好多美好的回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几乎都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我们买了房子,决定了以后在天津的生活区域,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做就是10年而且还会继续做下去,我们彻底在这个不属于我们的陌生城市扎下了根,如果一生只能选择一次,我还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不会选择天津这个没有特色的城市,但是现实的生活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也只能就手里有的资源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1年后,我们再次搬家,离开了那个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天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