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的亲情催泪片《三分钟》,我中断了三次才看完。
第一次,看到列车员隔着玻璃看到儿子孤零零的身影大声呼喊,窗外的孩子却茫然一无所知,同为母亲的心顿时疼痛,泪水夺眶而出,喉咙生硬,只好暂停。孩子为什么站那么靠前,而没有事先约好站在妈妈负责的车厢站台位置,我想,一定不是不知道妈妈在哪个车厢,只是太想见到妈妈了,所以尽量站前一点,再前一点。他小小的脑袋想着的妈妈应该是迎面走来含笑盈盈的,他忽略了疾驰的列车以及隔音的玻璃。孩子该积沉了多少思念,才有了今天见面的三分钟?而妈妈呢?似乎也并不容易。身为列车员的妈妈难道不知道隔着玻璃喊话是毫无意义的吗?但一见到儿子的身影,理性已经不在了,只想靠近自己的孩子。
第二次,是看到孩子艰难地穿过人流,却被一只塑料恐龙吸引,想要蹲下来玩一玩的时候,小姨一把抱起他,不由分说就往前走。在湍急的人流当中看见一只小恐龙,这是孩子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他有多久没有好好玩耍过了?为什么没有时间玩耍,以致于这么一只劣质的小恐龙竟能在急切见到妈妈的重要时刻抓住他的眼球使他为之耽搁?
第三次,是孩子已经千辛万苦来到妈妈的身旁了,就等着妈妈一个温暖的怀抱,但是妈妈恪尽职守,要把最后一名乘客送上车,于是回头对着孩子说:“等一下!”看到这里我简直要奔溃了:可不可以不那么敬业?这个旅客是可以自主上车的,可以为了孩子稍微任性一下下吗?可我又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列车员妈妈,如果不是她常年养成的敬业习惯,她不可能这么克制这么理性,更不可能连续多年春节跑长途没法跟孩子过年。舍小家顾大家,从来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孩子呢!
这些其实都还是不是最戳人心的!
当我断断续续看到最后母子终于温暖相拥,听到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妈妈,我想你!”,确实“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孩子妈妈显然也楞了一下,但很快她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背不出乘法口诀表就不能到镇上上学,就更见不着妈妈了。她说的时候也许无心,只是鼓励孩子背诵的一点点心理技巧,可孩子当真了!那么难的的三分钟,不,两分钟,孩子认真的背着乘法口诀表,压抑着所有的思念和情感,越认真,越可怜。这是乘法表,还是“惩罚表”?这是不是暗示我们,妈妈在本来就不多的相聚日子,更多的是像孩子表达“有条件的爱”:只要你......,我就爱你。那么,如果没有符合期望呢?那我就不爱你了。妈妈都不爱自己了,本来就难得见到妈妈,这不是要命的事吗?这不是被世界抛弃了吗?那作为孩子当然得非常非常努力,努力达到妈妈的期望,这样妈妈就会爱自己了,哪怕不能经常见到妈妈,但是好歹妈妈不会抛弃自己了。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
也许有人要说,你想多了。也许孩子就是开心,想在妈妈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学习成就呢。那么我说,如果是这样,孩子的脸应该是明朗的、开怀的,不是这么凝重,甚至,我觉得有点过早的沧桑。
还有,这是最令人难解的,为什么是小姨带着孩子去见妈妈?孩子的爸爸呢?我设想了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爸爸跟妈妈一样,也是一个工作非常忙碌的敬业劳模,所以,孩子从小就放在小姨家,由小姨负责养育。孩子有爸爸,有妈妈,但是,日常生活中他总是够不着他们两个大人,遥望和遥想的日子多,相聚相亲的日子少。那么,可不可以有一个人脚步放慢一点,走小一点,带着孩子,像一个真正的三口之家一样行走?
第二种可能,爸爸离开了这个家。离开的方式很多,相对好一点的是离婚吧。为什么离开,受不了妻子常年不在家的日子,结婚像单身?但至少可以带着孩子,告诉孩子,分开的只是爸爸和妈妈,但是分不开的是爸爸和妈妈对你的爱。离婚不一定造成伤害,离婚而又不管孩子才会造成伤害。
第三种,爸爸为了挣钱,为了这个家早日团聚过上正常的生活,不得不远离老婆孩子,辛苦几年,换来小家庭幸福一生,这倒是一个比较圆满的设想 ,我希望是这样,并衷心希望这个设想早日实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实现。
幸运的是,片中的人物原型故事里是爸爸带着孩子去见妈妈,是三口之家的美满团圆。片中改成小姨带孩子纯属艺术效果需要而专门设计,如此,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妈妈不在家过年并不是灾难,只要身边还有另外的亲人,并且真切的感知到亲人之间的爱意。就怕,孩子身后空无一人,妈妈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