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老师在他的公众号里面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企业家跟老师说:他让公司前台“顺便”把企业的电子内刊做起来,而前台认为是增加了工作量,活多干了,钱没有多拿,所以她不愿意做。
这是不是增加了工作量呢?当然是。但是,前台应不应该做这件事呢?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随便都可以找出十件八件来,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这件事情,我是怎么看的呢?我首先从企业家角度进行了思考:为什么做企业电子内刊是“顺便”呢?
顺便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比如我们有很多人,经常发朋友圈,有时候就会在别人的鼓动下顺便做一下微商。我们在朋友圈发了微商的信息,就会希望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一个好的结果,于是就会一遍遍地去刷圈,甚至想着给朋友群发,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微商没做成,却被朋友屏蔽了。
在企业里面,领导觉得这个或那个事情也许有用,也许应该做,可以做,却又不愿意多投入一点精力,抱着无心插柳的心态,可惜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柳树,没有柳树那么顽强的生命力。
比如电商,从很久之前开始,大部分的企业家就都知道电商很重要了,专门设立电子商务部,各种淘宝开店天猫开店京东开店,但是都是抱着顺便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要把电商做起来的想法,这样做的结果大部分时候是钱花了,目的没有达到。
很多搞电子商务的同事表示很受伤。
企业家自己没想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说白了就是有动机,没有目标,这样很可怕,这件事情很难做好。
接下来我从前台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是顺便要“我”做?我相信很多人接到这样任务的第一直觉也许是:难道我在领导眼里看上去就这么闲吗?想开我直说,不必用给我找事情的方式来逼我走。她这是在揣测领导的“动机”了。
领导让她顺便做一件事情,体现的是对她的不够尊重。
其次是领导把做电子期刊这件事情交给前台去做,别人愿意配合吗?员工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企业给出相应的环境,或者说需要领导给予前台足够的授权。
第三这件事情要怎么做?电子期刊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报喜报忧都有可能会得罪人。比如说首先宣传表扬那个部门呢?第一个的往往会被认为是最被领导重视的,或者说今天指出某个部门的缺点和不足,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在给他们穿小鞋,从而在心里埋上怨恨的种子呢?这里面的关系平衡是一个前台轻易能做到的吗?
绝大部分企业的网站和公众号,上面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估计也是负责宣传的部门害怕承担责任的结果吧。当然,也很少有企业敢于真正把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晒出来,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任何缺点和不足都会成为竞争对手攻击自己的筹码,稍有不慎就会将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虽然只是一份内部的电子期刊,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就算老板告诉前台这件事做好会给她奖励或者涨薪,前台也依然是会有疑虑的。在企业里面,不是一直很流行一句话么:多做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所以很多人的职场原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奖励和好处,肯定也是要把事情做好才会有的,假如事情没做好,不但没好处,还会有坏处。老板自己都不重视,这件事情做好的概率能有多大呢?
再说,做电子内刊这件事情,是前台喜欢做的事情吗?是她热爱做的事情吗?她能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什么的机会呢?
这份工作,也许她会成为企业的信息中枢,会得到和更多部门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个机会也许可以产生好的结果,同样可以产生坏的结果。除非她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这件事情的结果。
最后,我还是想从企业角度来说一下这个问题。管理中有一条黄金法则,就是“把员工当人”,这恰恰就是解决“如何让被人心甘情愿为企业做事”的问题。
把员工的当人,首先就不能把员工当做成本,也不把员工当做资源。
让前台顺便去做“企业内刊”的工作,是把员工当成了成本和资源,目的是最大化发挥资源的效益,降低用人成本。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企业家才会忽略了前台作为人的“特点和需求”,导致前台不愿意做这份工作。“想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呢?
赫茨伯格认为:使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和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叫保健因素,后者叫激励因素。
刘澜老师认为前台应该接下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对前台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她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让自己的简历更丰满。老师主要是从保健因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使得这个前台对接下这份工作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工作量确实增加了,面对的挑战也更大了,在没有一个明确的好的结果之前,前台对这份工作只能做到不会不满意,但是无法达到满意的程度。所以,前台投入这份工作的热情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假如前台确实因为把电子内刊这件事情做好了,从而得到升职和加薪,那她肯定会满意,这就是激励因素在起作用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首先要让她对这件事情不抵触,这需要一定的意义和愿景来帮助她实现。然后就是有效的即时反馈。
员工都不喜欢被利用(被当成成本和资源),他们喜欢被激励,被尊重,被培养,被关心,同样一件事情,表达方式不同,对方的接受程度也会不同。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当然不能指望每个领导者都跟老师这样睿智,所以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要升级,当遇到领导要求我们“顺便”做某件事的时候,想一下这个“顺便”有没有可能成为我们更进一步的脚手架,而不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先想着如何去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