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今年刚上大学,却常常贪玩没有定性。我告诫他,少玩游戏,多读点书,读书才决定你的将来。
出于一个姐姐对弟弟的关心,我精挑细选了几本书给他寄过去了。
表弟依旧不领情,在我接二连三的逼迫之下,他义正言辞得表明了观点:我有不读书的权利!
我气得哆嗦,立马打电话过去:“大学生不读书还了得,不读书还能找得到工作吗?不读书能知道国家大事吗?至少你也读读经典文学陶冶陶冶情操,磨练磨练你的野性子! ”
表弟却对我说:“ 姐,你就别瞎操心了,读书对我来说太痛苦了,看半页就想睡觉 。”
得了,我也不再逼迫他了。唉,心痛之余,感叹现在爱读书又手不释卷的人几乎没了。
为何大家都不爱读书呢,特别是大多数青少年,看到一摞摞的书籍会心生厌恶之感。开卷本身有益,许多人懂得这个道理,却依旧不想读书。
直到我看到一本书叫《高效能阅读》,才理解了大多数人不爱读书的原因。
书中说这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人们认为读纸媒才是读书,读厚厚的经典才是读书,有些家长更是觉得除了教科书和名家经典之外,读其余的书都是无用的,从而阻止了孩子读书的兴趣。老师教导学生读书必须要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时不时还要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这样的教育观念让读书变得“麻烦”和“痛苦”。
如何让不善读书的人爱上阅读呢?《高效能阅读》提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正像我表弟发牢骚时说的,“我有不读书的权利”,他讨厌读书,也不喜欢写作文和读后感之类的。但我发现他也不是什么书都不看,他看《鬼吹灯》系列的时候,他妈喊吃饭他都听不见。
要想爱上读书,就要先解开不爱读书之人身上的魔咒。读书,我们确实有不读的权利,有读不完的权利,有随意读的权利,有重读的权利,有读不择地的权利,有朗读或者默读的权利。
读书不是非“古今名著”而不读,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不要被书所“囚”。
对于无趣的书就停止阅读吧,人与书存在着“恋爱适龄期”,可能数年后的某一天,以前觉得读不进去的书突然就有意思了。读书如种西红柿,整个秋季过去了它还很青涩,这时候不要丢弃它,只要等一段时间,它已经会变红成熟。
刚开始,不善于读书的人从名人的薄书开始读起,尽量降低读书的门槛,这样,有些薄书用一个多小时就能看完。
从每天读点书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不经意间,自己就会变成拥有“读书体质”的人。
二、读书分为“乐读”和“实读”,两者该如何取舍
我想人在生活中没有办法不去读书,因为人有享乐的欲望,还有要工作挣钱的需求。有些人读书仅仅是为了兴趣,他们偏爱历史类、散文类、小说类等风格的书;而生活中更多的人读书是以产出为目的。
以产出为目的,人人都会主动去读书。
就像大学生写论文,他们分别从图书馆、导师的书架、以及各类期刊网上选取合适的书籍,运用了精读、速读,“关键词发掘”、“假设验证型”等各类读书方法和技巧,整个过程中不用别人教就能掌握这一套读书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大家怎么去读书是完全不必要的。相同的例子还有商务人士为了完成业务去读书。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阅读大量书籍,全是凭借真正的求知兴奋为契机。
读书才是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升华的学习。
假如我的工作是会计,那我该如何选择书呢?如果一个月用一百块钱来买书,应该买会计审计类,还是历史文学类的呢?这两类书籍之间如何才能达到平衡?
大家可能都听过黄金比例,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读书也有黄金比例,一种被称为“70:20:10模式”的“投资基准”可引入到读书中来。
《高效能阅读》建议,如果读书不想营养失衡,对现在所属部门的业务书籍投资70%,对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的参考书籍投资20%,余下10%给未知的书籍。只要有了这个基准,就不会太偏重于专业领域了。
三、备好用于产出的“数据库”
从不爱读书到开始对书有兴趣,后来会为了工作的提升而知道读哪类书籍,直到建立数据库,这个环节由浅入深,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读书有个“输入”到“产出”的过程,我们上学时写的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就是一种产出。
只有重视“产出”的人才能创造价值,构建自己的体系,轻松超越他人!
如今靠手机人人都可以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将博客数据化,活用“Evernote”,运用信息卡和小笺法等方式可拥有自己的原创内容,甚至可以编写自己的教科书。
前几天看到简书一哥彭小六的文章,说他正在收集关于时间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到时候将这些概念分类、分层、画上连接线,搞清楚它们的“链接关系”,建立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到时候就可以写一本关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书籍。他在写书的过程中必然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建立了数据库也就意味着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得来说,读书的过程就可以分为以上三个部分,不管是为了享乐还是实用,人们都在不可避免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