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说:所有瘾品的本质,都是让人忘记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从而忘记这个世界对他抛弃。
慢慢得我忽然理解了,让人上瘾的一切东西,比如酒精,性,毒品,美食等等眼耳鼻舌身需要的一切是一般俗世人需要历练的一切。这世上真正的高人是可以游离于所谓那些眼耳鼻舌身上瘾的一切,所谓修身养性的境界需要各种持戒看上去是不是还是终究差了一点呢?只是有个朋友告诉我这些持戒只是悟性还不那么够的时候,容易静心的一个方法。
对于虚无,对于时间,一个人面对的时候,是赤裸裸面对虚无的状态。那至少是一种不需要瘾品就能面对的勇气,就像不需要某种东西来抗拒所谓被世界遗弃的孤独和无奈。我们热衷于社交,又要经历孤独。仿佛各种状态随遇而安内心才真的能笃定。
有时候有一种不安感,来自于太明确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太清楚得感受到虚无中流淌过去。还是因为被灌输了太多珍惜时间的概念,负罪感的充斥是相当令人恐慌的。只是转念间想来,有些时间本身就是用来承载对虚无的感受,如此而已,哪来一个明确的定义用来做什么就是真正意义的珍惜时间。
我们都努力得尝试找到一种确定性的安全感来对抗未知的一切不确定性发生。有时候观察是有些意思的,例如身边某位百亿身价的大佬年纪轻轻的离世,总要坐在一起报团取暖下来对抗下生命无常的不确定性。只是我觉得生命无所谓长度,只是经历中的多彩,应该是一切都是安排得刚刚好的吧。
只是寻找笃定的感觉,真的很难很难,每个个体就像被刻意分开得残缺人,然后忙忙碌碌追寻到另一个自己。当然只有历经沧海万千,是自己是否已经有个运气了,才有那么一点机会而已。
总有些人恐惧思考带来行动力的影响,我倒反而觉得积极的人生是按照王德峰哲学观的说法,是以出世来入世,才是真正意义的积极的人生观。积极面对每一天当下要面对的困难,找寻解决方法,面对偶然间的感动和温暖,以至于结果论来说,各种能力匹配,资源匹配,尽力而为而已了。至少必须是勇敢得积极得去面对。
要说瘾品,安全感,成就感,笃定感,掌控感等等,哪些又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