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在院子里洗衣服,孩子在我眼前晃啊晃啊讲童话故事。这是周末的语文作业,孩子想了几个版本,还没决定写哪一个最好。
孩子提到树懒,我也想到了一个故事。可是当我说完我的构思以后,我发现了我和孩子的不同。我编故事的时候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的,这个主题还比较有教育意义。而孩子所想的童话故事就是生活化的一个场景,没有复杂的情节,更没有什么教育意义。
我突然意识到,我是条件反射般感觉写个故事就要有主题,最好是有意义的鲜明主题。这么多年接受的教育确实如此,都根深蒂固在日常生活中了。
孩子心中的童话故事,就是小猫小狗会说话,小闹钟铅笔橡皮在吵架,常见的物品拟人化来写,就是童话故事了。它们像我们一样吃饭喝水睡觉,有好朋友,也会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
我更觉得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一点。不管写什么,不就是写所看所想吗?为什么非要写的那么复杂,非要有什么大道理呢?记录一言一行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也是要吃饭的。
哪怕三言两语,写出来才是自己的。手写我心,要写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