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随几个同学去了某个县城游玩。那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人文环境良好的小县城。那里既有令游客流连往返的风景区,也有繁华的商业古镇。
在古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落着一栋不起眼的白色平房。相对于各种各样的小吃店、古玩店和咖啡小屋,它实在太不起眼了。来来往往的人们从门口经过,很难没有注意到这里。然而这里住着几个皮影戏的表演艺术家。
说是艺术家,其实不过是一群热爱皮影艺术的老头想趁着还有一口气给当地人的生活增添点娱乐,守护文化传统罢了。领头的是一位慈祥的爷爷,他已经近九十岁了,身体枯瘦,头发也几乎掉光了,只有些许银丝挂在干枯的头皮上,但是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光芒,连周围的几个小徒弟都没他精神。
老人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他曾跟随一个皮影戏的戏曲班子学习,基础还不错。现在想重操旧业,将这些艺术的精髓传承下来,带给人们传统文化的美好的体验。
他每天都会带着这份期盼,穿过笼罩在云雾中的石板路,伴着第一缕晨光,来到他的戏台------这个他已经表演了半辈子的地方。皮影戏不同于其它戏剧,它的戏台不能过大,不然会显得银幕很小。所以在十平米左右的房间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拥挤。
木头架子撑起了银幕,灯源是用的最简单的油灯。老人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这油灯特别省,一斤油可以点好几个小时!”房间用木棍分成了几个区域,前方可以说是表演舞台,也是老人的工作场所;而后方要坐六个人,负责伴奏和起兴。
大大小小的乐器全都整齐地摆放在后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银幕上方横着一条钢丝,钢丝上挂满了表演所需要的人物道具。这些可是老人的宝贝,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要耗去近一个月的时间,老一辈人的道具都已在岁月中毁灭。还好他还记得怎么做,而这项工作只能他自己完成。只有他,做的了这些宝贝,所以这里的每一个道具都是他精心地雕刻出来的,每一刀都夹揉着深情。这些兽皮,不是简单的皮,而是他时光岁月的情人。
在我们的强烈恳求之下,和着二胡的演奏,老人答应为我们表演一次。他的双手特别灵活,手中紧握着人物道具上用来支撑的木棍,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烁,没有生命的兽皮此时也像人一样有了灵魂,在银幕纸上舞动,舞出了感情。随着剧情的推进,情节也随之紧张,跌宕起伏的旋律夹杂着密集的锣鼓声推动着情节走向了高潮,老人手掌之间的力度也随之加大,银幕纸在剧烈的抖动,我生怕它被撕碎。
在最激动的时候,老人的眼睛能射出一道光,身体也随着人物的活动而扭曲,此时的老人一点也不老,他就是年轻人,他的激情已经完全被释放了出来,完全融入表演,完全融入了那一张薄薄的兽皮之中,周围任何一切都已经影响不到他。他热爱皮影戏,热爱生命,热爱这一切,他会用尽全力去表演,也会用生命去守护皮影戏这位情人!
细水长流,演出终于结束,二胡和唢呐戛然而止,兽皮也停止了舞动,只留下瑟瑟发抖的银幕。全戏的最后一句穿破天际,让人回味无穷,他那激情的表演随之落幕。而这位影的情人也将成为他永远的守望,永远......
我是懿止夏说,一个撰稿人
你可以选择关注我的公众号, yizhixiashuo
持续性地接收更多有趣、有见地的正能量文章
后续也会跟进学习及考研技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