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尝试简书日更,虽然还处于摸索状态,每日时间有限,也没能够花太多心思去学习借鉴大牛们,但是我有利于好时间一点点阅读学习,何况,写作急不来,需要不断积累、磨炼。
在日更了几日后,看到有日更打卡活动,字数只要求100,觉得自己有尝试更文的想法,那不妨建立个仪式感,或者再多份监督和动力。
到昨日刚好10天了,有一些变化:
-
写作时间减少了。
一开始,我确定了想写的主题后,打开简书网页就写。一大片空白真是天马行空,增增减减,调整顺序,修改文字等等。我参加日更活动时,有意识要求自己写1000字。打卡的前几日写1000字花费的时间大概是3小时左右。幸运的是,我也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晚上我就捧着电脑,坐在沙发上,任由思绪飘飞。接着,我运用了写稍长文字就写大纲的习惯,效率确实有所提高,近几日,大概1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
拥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心流时间。
写作即思考,之前理解但没有那么频繁实践,体会也就没那么深,现在真切发现我们敲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我们大脑持续思考的产物。通过写作来思考进而锻炼大脑是不错的做法。
心流,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专注于写字时,我渐渐听不见周遭的任何声音,也感受不到周遭的境况,就像是忘记了周遭一样,这是种美妙的感觉。有一天,家人说楼下的狗在大声吠叫,持续很久了,你听到了吗?我才回过神来,完全没有啊,这就是心流时刻呀。
3.更加关注生活,更加勤勉输入。
我相信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触动人心的文字应源于生活。这两部分都是灵感的来源。现在的我,关注生活这部分会有意识记下瞬间、事件、想法。另一部分勤勉输入会把一切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用于听音频和看短篇文章。不过最重要的输入书籍阅读我松懈了,停在一本书的30%,惭愧。要尽快拾起来呀。持续做即使少比暂停再重新开始好很多,我需要克服自己的内心。
根据变化我制定了一些计划:
- 写作前用思维导图XMind列大纲,确立文章的思路。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文章具备逻辑性,同时让写字效率提高。
- 随时记录灵感。手机备忘录建立文档,有任何灵感都记录下来。如果灵感是今日想写的主题还有关于主题的一些想法,不要只记下主题。想法也记上的话,列大纲有可能变得更高效。
- 继续留意每天的生活并反思。每天都会记日记,一点点回顾从早到晚的生活。
- 重拾暂停的阅读。先要克服暂停衔接不上的陌生感,陌生感有对阅读中的书,也有对阅读的。目前想到的方法是,尝试想象之前阅读过程中内心的美好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