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冯唐在评价曹雪芹的《红楼梦》时提到一名优秀的小说家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一、生活在边缘;二、着眼于高处;三、表达在当下。
生活在边缘,并不是说要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是对生活有所抽离,看待事物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
着眼于高处,就是要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问题,透过一个小的现象,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看到时代的全貌。
在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是“表达在当下”。很多聪明人他们也能做到旁观事物,也能做到高处着眼,但他们缺少旺盛的、当下的表达力。这大概是作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别。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问题其实也有自己的看法,脑袋里想了很多,但若是叫你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就哑口无言语无伦次了。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学、多思、多练。
勤学,就是要多输入,多读书,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肚子里有“干货”才能为写作打牢基础。
多思考,遇到问题多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多问“为什么”。如果你没有思考的方向,可以尝试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又或者,在你读完一本书之后问问自己:读这本书之前和读这本书之后的我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些小练习,能增强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练,主要是指多练习写作。可以尝试从写日记做起,哪怕只是像记流水账一样记录自己一天做了哪些事,这也是养成写作习惯的开端。又或者随时随地打开手机便签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到一句触动你的话,读到一本对你有所启发的书,今天经历了一件让你开心或难过的事,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每天写50字或者100字开始,慢慢地就会越写越多,越写越流畅。
总的来说,一个普通人若想要靠写作立身,就要做到:少参和、多思考、勤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