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把童年的那般美好诉诸于笔端,排排一个个文字,以免让这些美好淹没于日渐增多的琐事中。可每每提笔,却总感觉那满溢出来的情感,没有文字能够表达。然年岁渐长,记忆衰退的厉害,留存于脑海的画面在悄悄的褪色,消失。可我是如此的想要留下这些美好啊!
如果说从这些记忆中捡一幅让我觉得最美好的画面,那一定是那个静悄悄的夏日午后。整个村似乎都陷入了沉睡,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安静了。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前后门都开着,穿堂风凉爽而轻柔。抬眼看去,远山青翠,山上的人、树都清清楚楚。风似乎从远山而来,吹过大片大片青青的水稻,和着植物的清香,拂过我的鼻端。明媚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枝,洒下一片树荫,远远的传来一两声犬吠。我呆呆的站着,脑子一片空白,似乎什么的都没有想,又似乎想着什么,小小的我不明白心口的那一片宁静是什么,就知道这样发呆的时光很舒服。
这样安静的时光其实难得,更多的是呼朋唤友的热热闹闹。还记得那时的天空澄净、通透,白云像一团团的棉花贴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上,美的不像人间。小小的我们挤挤挨挨、叽叽喳喳的翘着头看云,一看就是半天。动物形状的云最让我们激动,第一个看到的伙伴总是赶快指出来了,我们一齐惊叹:“真像啊!”
有一天我们学到了一篇课文叫《火烧云》,红通通云,镶着金边,映的人啊、猪啊都披上了一层金光。可巧当天放学,就遇到了火烧云,云真的是红的,太阳的光在云后漏出来,金黄金黄的,我和小伙伴们可太兴奋了,为这份儿的凑巧,也为这样的美景。单纯无忧的我们都有发现美的敏感与心情。
我们玩过最热闹的游戏是“打仗”。村里挨的近有两栋房子,前一栋有20间房子,住着20户人家,后一栋17间,住着17户人家,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有20多个。可玩的东西太多了,跳皮筯、打羽毛球、跳格子……这些都不算最好玩的。最有意思的是20多个孩子按前后房子的位置,分成了两派,我们学着抗战片,选出“司令”、“军长”、“团长”“小兵”,“司令”最大,在后方指挥,“军长”、“团长”、“小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司令”,如果“司令”被捉住就输了。
开始打仗了,被选出当“司令”的孩子一定要系上一件从家里偷出来扎头发用的红绸当“披肩”,拿着废纸卷的喇叭,举着木头手枪,大喊一声:“进攻”,当小兵的孩子得率先冲上去抓“敌人”,“军长”、“团长”断后,确保我方的“司令”不被抓住。玩的时候,我们是如此一本正经、同仇敌忾,仿佛对方真是侵略我们的敌人。整个村都充满着我们的喊杀声、指挥声,抓住“敌人”的喝彩声。路过的大人呵呵笑的看着,偶尔还问我们的战况,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赢了得趾高气扬,输了的垂头丧气。
每每忆起这些的往事,纯粹的、快活的笑声便穿越时光而来,重又回荡在耳边,笑容便不知不觉的扬起。不管我现在是多少年岁,不管我经历过多少风霜,不管我在社会磨炼中练就多少心机,在这一刻都是纯粹而快活的。文字也许难以描述当时那种鲜明生动的情感,但我下笔的时候重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重新感受了一次美好,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