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周就挺期待这次培训,由于小失误被调整到本周。
这已是时隔半年之后再来次进省城。
从16年以后,突然对外面的世界失去兴趣,反而去追求内心的东西。没有具体工作缘由和紧迫事件,一般是不出门的。每日的主要工作就是上班和看书,上班只为解决生存问题。看书才是解决财富和自由的唯一途径,在我看来。也是从那时起,逐渐养成每日记录的习惯,学习投资习惯,再加上之前的学英语和健身,基本上构成了自己工作之余的四大爱好。之所以称为爱好,是因为没有一个技能足以创造财富以支撑或超越生存所需。
在去年做出转行决定以后,最先做出的新年计划就是轻轻松松的出去走一圈。与其说是对自己过往生活做出一个总结,不如说是借这个难得闲暇机会放松自己,放空自己的大脑,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走。
在商场3月25日清场以后,自己怀着万分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在犹豫是否把实体店的生意经营下去,即便不赚钱,总是可以勉强糊口度日。退一步讲,即便行业萧瑟凋敝,总是可以考虑转行。然而这种逆时代趋势,不能积累个人技能,行业天然的不是自己喜爱的环境和生存方式,即便真的很赚钱,再次选择的时候,我也会慎重考虑。实际上,行业确实已经是落日黄花,过日子都是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脱离了实体店的生意,下一步将何去何从,尽管已经在写作和投资方面积累了两年,然而投资和写作是两种极为相像的投资标的。在赚钱以前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里,所有的投资看起来都是没有丝毫收入的。况且,投资本身也是需要本金的,没有资本谈何投资问题。而写作所语言投资的最大成本就是看书和写作的时间,时间又是人类生存中最大的输出成本。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在写作这条路上长远的走下去。
思考再三以后,毅然的走上职业化道路的方向。最终选择了教师这条几乎没有多余选择的出路,当然,我自己也很清楚,职业本身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一方面是积累技能,另一方面也在变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提心吊胆的进入职业培训机构以后,和自己想象的差别很大。学校里各个专业都有专业知识或者讲课技能很强的老师,并非自己想象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机构,在做教育上也确实足够用心,服务更好,在教学质量上要求更高。相比普通的公立学校,有更多的好老师可以脱颖而出。因为,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续班率,而续班率是和自己的工资直接挂钩的。所以,老师有更大动力把自己的教学质量提起来。
以英语老师为例,学校的普遍做法是降纬打击的思路,如英语专业的学霸老师来负责教授高中阶段英语,而有英语特长的老师,通过摸底达到相应能力测试水平的老师负责初中或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此层层递进,形成一个专业的教师培训队伍。
所以,机构里的老师,整体水平肯定是高于公办院校,否则是无法从兴趣和知识点的角度赢得学生和家长芳心的。
此前没有上过讲台,专业知识也是遗忘很多年,走进教室的一霎那,真是两眼一抹黑。而培训机构普遍的一个良好文化是,鼓励每一个新入职的老师,有专业的培训老师,给你最后的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专业的老师。所以,这种包容文化,开放文化,鼓励文化,学习文化是自己非常赞同的工作方式。而在这个弹丸之地的山城,难得集合了如此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这里能真正的感受一种学知识,用知识,用知识生产产品的现代企业性质的快乐氛围。
在培训机构的每一天,都用大量工作任务压迫着自己不断充电,补充自己缺少的知识,欠缺的能力,反复的刻意练习。以便快速的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所以,总体而言,呆的时间越久,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越大。
于是,工作的压力不断进行传导,首先是传导到家庭。因为工作任务的繁重自然挤压自己照顾家人的时间,回到家里就给自己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了,一方面要照顾家人情绪和感受,另一方面还要坚持自己的财富和自由的追寻和探索,这明显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所以,连续几个周都忙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几乎每天起床,都无法直视自己,面容憔悴,眼角浮肿,黑眼圈和深眼袋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感。
工作,家庭,理想这永远是一个人要去权衡的主题。当我们能够看透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要学会在很多不确定的生存环境中活下来。找到哪个最恰当的平衡点,现实的生活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并非是选择一方,一定要放弃另一方。你是没有选择的,你永远是在错综复杂的多重环境中把握最佳进攻和防守位置。
所以,某种意义上,这次企业培训于我,真的是一种全身心的解脱。放弃原有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可以暂时的放弃家人朋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体验最自私的自己,只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只关注眼前的一切。
当我独自走在陌生城市的街道上,感受来自异地的自由空气和呼吸,那是一种久违了的惬意和快乐。突然想到老婆每次出国带货的情节。哪种累并快乐着的心情,哪种激动的想要大声呼喊的感觉,此时此刻的自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等待同伴的时候,我坐在理发店的摇椅上,我试图追寻自己轻松并快乐的源泉,却总是无法用言语捕捉。熟悉的暖风,熟悉的建筑,熟悉的小店,熟悉的车流,熟悉的母亲和小孩,小区前的广场舞大妈,只因为和我没有丝毫关系,竟然可以用更加包容的态度来欣赏她。
或许,陌生真的可以修复我们的审美疲劳。又或者,只是因为我们的过渡聚焦,强大的注意力压迫我们的感觉器官,让我们产生莫名的焦虑。古人总是说,功夫在诗外,说到底还是一个注意力转移的问题。如果真的仅仅通过转移注意力就可以释放压力,修复审美疲劳和感觉钝化,又为什么大多数都会忽视它呢。
所以,现实的生活是,我们既要有日复一日的苟且,还要在这枯燥空旷的泥沙里寻找诗意和远方。
于是又想到三年前听过一个老师的讲座,提到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元认知能力,通过做想来训练人的元认知能力,所谓的坐想就是佛家的打坐或者冥想。其本质无非是暂时的转移人的注意力,让意识回到一种真空的状态。同样的,所谓的诗歌,文学和影视艺术,包括现在的娱乐产业,不都是在挣注意力的钱么。倘若自己能够解决,岂不是节省一大笔银子,也说不定能成就一个艺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