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帮同事校对英文文件(借助翻译软件做检查),三个多小时才看完15页Word⋯
让处女座做这些细致的工作有时还真有点反人性,因为不自觉地追求完美,不想将就,于是自动地自我折磨⋯
晚餐在租屋旁边的Mall里解决,其中新开了一家烤鱼店,提供的都是一人份的烤鱼套餐——简直太人性化。作为目标客户,必然就选他家了。
晚上在房间,边改文件边用投影放起《都挺好》(嗯“偷懒”的另一种方式),虽然前两周“嫌弃”过杨祐宁,可看到还是忍不住喜欢了呢(星星眼.jpg),毕竟我这么长情。
3/24
醒来翻看手机,闺蜜5分钟前发来消息,说要给我讲她前男友的八卦。
我诧异得很,这么多年没见的人,又从哪听来的消息?
通话开始,闺蜜说了几句后,我才意识到我第一个瞬间想到的其实是她前前男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闺蜜前男友对待闺蜜的态度,一直令我为闺蜜鸣不平,我竟然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
我心目中理想的友谊,或多或少都带着点“江湖义气”,是在朋友受伤的时候冲上去保护,哪怕没办法在肢体上搏斗,还可以在心理上Diss对方。
此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自己萌到了。
今天自愿加班,和其他三个姑娘窝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了一天:剪辑视频、打包发货、核对问卷⋯⋯这般一起努力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筹备毕业生晚会的情状——一起讨论到大脑缺氧的感觉,仿佛喝醉般得傻笑和打趣儿。
逼着自己停止手上的工作时,华华问:“你说我们这么努力,乡村的孩子知道吗?”
我们回:“他们都不用知道的。”
华华说:“我是希望他们了解了,好好学习和努力⋯”
人生海海,放肆追,大胆爱,要多做一些你会记很久、觉得真正活过的事。
3/25
从前从前,有两个“明白人”,一个口直心快,想啥说啥;一个沉默少言,听啥记啥。两人相见,都羡慕对方拥有、自己却不得力的部分,都想要玩一次中和实验。
只可惜,人生不是化学课。
3/26
今天去别的办公室、会议室开了两个会,有同事在我的椅子上短暂停留,并且在我的小本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
初次发现时是这样的:
下班时再看就变成了这样:
是不是超可爱呢!
今天是静静在办公室的最后一天,安排了午餐流水席和临别赠言环节。我其实还难以意识到她要离开、回家乡去。我们像往常一样一起吃了晚饭,只是在地铁站口多了一个拥抱。
到家后,静静给我看她和蓝盆友的聊天截图,她说:“我们可是一起打过江山的交情”⋯⋯顽强的我没让眼泪出现,但这句话的分量足够了。
人生里,职场上,能遇到几个人,可以说出“我们一起打过江山”这样的话呢!
同甘者多,共苦者寡;两项均沾者,罕。
3/27
突然发现看了好几天的包包还剩1个库存,立马下单。
下完单再去看,库存变成10个了。
哈哈哈,这波饥饿营销牛逼。你看,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多重要啊(虽然觉得自己够理性了)。
3/28
同事在朋友圈发了段怀念奶奶的文字,我回应了一下,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我:“感觉是伤感和难过的多了,就麻木了。”
她回:“也许是藏得更深了些。”
瞬间被击中。
后来才得知,她的奶奶已经离开多年了,直到现在各种情绪和经历都可能让她想起奶奶,“像一个老朋友”。
永远的失去——是每个人逃不掉的宿命,和用尽毕生都在修炼的东西吧。
今天应该是姨父的百日了,听从妈妈的话,支付宝转账了500元做法事。我想做更多的,可是,500块就替代了所有⋯⋯
天空在下雨,你听见了吗?
3/29
和人说起,我骨子里有一种侠义之气,喜欢给别人打抱不平。加上了解了阿福童(我司儿童财商教育项目)的理念之后,我就会特别看重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优点被放大,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的事。
这种愿望不仅是针对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我还希望我的同事、我爱着的人们都能够找到。让“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再是一句口号,至少我自己,正在践行这句话。
*本周标题灵感来源于“侠义之气”+电视剧《都挺好》。
*因为看了十几集《都挺好》,本周电影只看了一部,目前年观影量55,按照180部的目标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