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与生

      很久很久没有用文字去记录和反思自己的课堂,借由今天的公开课给自己一个仪式,一个用心教学的老师最起码的仪式。

      教研组的公开课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场面”,但听说对桥的英语老师们也会来听课,这让我觉得实在应该好好准备准备,毕竟不能让慕名而来的老师失望而归。

      早在二小时我就意识到“关门上课”如同“闭门锁国”,并不利于自己的课堂成长,所以我养成了打开教室门上课的习惯。我会觉得这是对自己课堂教学技艺的一个约束,会让自己和孩子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是在众目之下的公开课。同时我也欢迎任何老师来听课,因为他们的疑问和质疑会促进我们共同的进步。

      选择上五年级上册Unit2 Read and write,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刚好轮到这一课,我刻意地让自己不避讳任何一种课型。读写课的任务只有两个,那就是读和写,但它又不只是这两个。因为在读中又包括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和朗读文本的能力;写也包括根据文本内容填空、再到句子、段落和语篇的写作,其中还包括书写规范的要求;并且在读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完成情感渗透和学习动机的维持。课堂我同样是按照读前――读中――读后的思路推进,设计本身本没有过多出彩之处,除了在结尾让孩子按照自制的课程表写一段话外。读写课本就不及听说课那般活跃和有趣,多是任务的推进,更何况教室里三番两次停电,实在是让人脑壳疼。

      但评课时老师们的反响是:课堂轻松、环环相扣、润物无声……我才明白,我和孩子们又经历了一次愉快的学习之旅。课前,我与孩子们free talk,先让他们聊一聊关于后面的听课老师。孩子们固然是把老师们夸上了天,其实只是准确地运用了第一单元学习的那些词句。正式课中,孩子们的思维就更开放了,将每一个该表达的点都表达得无比准确。你看,又是一次孩子们完美表现而派我去领奖的事件,其实真正出彩的是孩子们“做自己”的效果。

      早在几年前观顾洁老师的课时我就感叹学生们的惊人表现和师生间的融合度,那时我才明白,每一次我们看到的精彩其实蕴藏着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和技能训练。没有一次次的积累,我们永远无法到达该有的高度。所以平时我格外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和用英语思考并用英语表达自我的习惯。我想,英语应该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但前提是它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当孩子们说出:You should read books everyday./You should clean your room on the weekends./You should do sports everyday.…时,我发现,教育它真正发生了。我爱这些孩子,他们是课堂里的精灵,是我的老师,是“现在的我”的成就者。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你想要的答案它一定会如数给你。何谓“师与生”?他们――就是彼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在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段慢长的学生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位性格各异的老师...
    九命猫11246阅读 3,199评论 3 3
  • 我们的故事始于两包辣条。 结束于一个拥抱。 -1- 我和学姐是在学校的超市认识的。 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们两个...
    一只飘飘阅读 5,808评论 12 22
  • 最近热我加了两位老师的QQ号,在面对我所遇到的问题时我会主动的请教我的老师。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问题,但是问完...
    蓝绿海阅读 3,738评论 0 0
  • 再一次遇见,回忆曾出现的故事,在再一次转身,便彼此说了再见。 当再次见到曾无数次期待见到的亦师亦友...
    易心携同阅读 1,326评论 0 2
  • 朋友圈里一个姐姐发了一段很多为人师表者都有遇到而又为之感动的会面。一个多年前的学生回来看老师,谈起一个感动良久的细...
    姜周升阅读 4,38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