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则消息,资阳市许女士因为癌症投江自尽,留下几岁的孩子,就此一了百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女士是彻底解脱了,由此引起的家人的痛苦,她如愿地看不见了!不可否认,对于癌症晚期,治愈确实很渺茫,她也许注定要早早离开她丈夫和小孩。常规治疗,她本身要遭受很大的痛苦,家庭可能由此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有可能还要负债,家庭经济状况难免更恶化了,她这一走,大家都解脱了,她的良苦用心大概是这样的吧?
结果真的象她预想的那样吗?
她这样匆匆离去,小孩突然没了妈妈,突然的变故,对小孩该有多大的打击?心里阴影面积该有多大?对丈夫,除了承受失去至亲的打击,还要承受更多人的指责或鄙视的目光,要多久,心灵才能归于平静?
这倒引出另一个话题,安乐死是否必要?是否有现实意义?这是个太大的话题,没办法在这里讨论。我想说,比如在这个案例中,许女士如果确有自尽的念头,是否可以和丈夫、小孩好好沟通下,如果达成一致意见,或者经历一个过程,相关各方经历一个心理缓冲期,情况会好很多呢?
再延伸下去,如果有专业人士能介入, 给予心里辅导,再或者对这类事件,有政府层面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立项,牵头相关部门研究可行方案?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任何东东。
但愿这种悲剧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