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 作者:罗伯特·赖特
罗伯特·赖特是一位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学者和科学作家,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 。这本书的原名是《 Why Buddhism is True?》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颠覆认知的洞见之书。作者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帮助我们认清基因载体、进化心理和人类自我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冲破大脑错觉,发现更真实的自我;以超然的视角,抵达更广义的同情;洞见事物的真相,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本原之美。
1. “正念” 和 “正定”,是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虔诚追求佛道之人应追寻的“八正道” (Eightfold Path)。第一道:“正见”;第二道:“正思维”,第三道“正语” ,第七道“正念”,第八道“正定”。
这部分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百度了完整的“八正道”,补充在下面。
2. 过分强调“活在当下”的理念,会让人忽视正念冥想的潜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你对佛教教义核心的理解。 “活在当下”尽管是正念冥想的内在组成部分,但并非这种修行的关键所在。它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
感受:冠以“正念”名字的课程和小组有很多很多,稍微接触了一点,尤其是近期正念小组的学习,从各个方向立体的内容汇聚在一起,清晰了一些。其实”正念”挺质朴的,就是一种把专注力和觉察放在自己身上,接纳而不评判的思维方法,乃至一种生活态度。以正念之心感受到的必然就是当下的感受。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正念之心,而是启用正念的方法,令自己走向平和稳定。
3. 正念冥想,提供了一条从母体中解放的道路。以无尽的专注观察内在和外在世界,不仅能缓和困扰的感觉,提升感知美的能力,还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改变对外在和内在真谛的认识,虽然过程崎岖,也能最终系统化。以适度的追求——作为减缓压力或焦虑、缓解愤怒或控制自我厌恶情绪的方式,为开始,可以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相当深刻的体会。
4. 正念冥想与内观修行
内观,Vipassana , 指清晰的视觉,常译作“洞见”。
内观禅修特别强调正念,但是两者是有差异的。 正念冥想是一种技巧,最初可以用于简单的减压。
在传统内观的框架内修行,最终目标就宏大许多——获得洞见,即看清事实的本质。
佛教经文解释“内观” 为 “三法印” (the three marks of existence) , 分别为:
1/ 无常(impermanence) - 万事不永存;
2/ 苦(dukkha) - 不满足
3/ 无我 (not-self) - 没有自我 - 我不存在 - 无我不是控制力的缺失,而是掌握主动权的第一步。 (读到P62, 具体深入解释留待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