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在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都会喷发出负面情绪:生气、悲伤、发怒等,家长如何处理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看到孩子有了情绪,我们通常怎么想?
如果允许孩子发脾气,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可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压制
当孩子愤怒时,很担心他们会做出什么破坏性的事情。——压制
当孩子对我发怒时,我心里想:要是他懂得忍耐就好了 ——忽视
对于孩子的悲伤情绪,我不太当回事,或则转移到其他方向——回避。
当孩子愤怒时,我的目标是让他安静下来——掩盖。
不如意的负面情绪
首先,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明白,他们有感到生气、愤怒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一种正常行为,后续的发展则需要更为有效的教养方式,
孩子有了消极情绪,父母不要关上他们发泄的大门,试图通过安慰或者保持安静来应对发生的一切,不能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以回避、掩盖方式处理情感的痕迹,搞不清楚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父母情绪也会变得心烦意乱,进而迁怒于孩子。
有时候父母出于善意去缩小或转移孩子的情绪,并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当这样做,造成孩子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失去对自己的认识,只能依靠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
长此以往父母把孩子的难过、伤心、生气当成一项难以解决的问题,把负面情绪当成左右父母的状况时,失望、沮丧油然而生,家庭教育会变得越来越痛苦,越来越感到难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