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67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强在哪里?

今日阅读书目《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阅读页书:P1-P70

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我就不系数介绍了,今天着重讲讲以前一直被遗忘的细节。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乎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也是因为这句话,曹操被人们当作自私奸雄,形容曹操的都是坏的词语,没有一句好听的。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落逃,被悬赏通缉,逃命途中被县令陈宫逮捕,陈宫听曹操言论以为他是仁义忠胆的侠士,放弃官位和曹操一起逃难。后来曹操去自己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那里休息,吕伯奢去镇上买好酒准备款待,曹操因为多疑性格,听到后院磨刀的声音,以为他们一家人想杀他们请功,然后曹操和陈宫不问三七二十一直接拔刀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人,事后他们看到绑在厨房的一头猪,陈宫悔矣,怪曹操心疑,误害好人。两人急忙上马离开,在路上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吕伯奢挽留他先吃完再走。曹操假装后面有人,大喊来着何人,吕伯奢一回头便被曹操砍死。

陈宫大惊,刚才误杀他们一家,现在知道真相为什么还要杀他!曹操说,他回家以后看到家人惨死,一定会率人前来抓捕我们,我们一定会遭殃的。

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曹操说出了那句遗臭万年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故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故事的原委了。


而我在阅读中,看到有一些评论,倒是很有意思,值得商榷。

01

有读者说:少时读三国,看到曹操杀吕伯奢这个一个故事,心生不喜。时隔数十年,再看这本书,顿时觉得曹操杀伐果断,与乱世中不存妇人之仁,陈宫明大义而拘礼法,道不同而不相为谋,这就是能臣和枭雄的区别。

02

也有读者评论说,曹操是真汉子,杀了就杀了,杀错了就杀错了,而陈宫的做法其实是在甩锅,自己一个从犯,靠批判主犯来洗白?虚伪庸俗,满口仁义道德的双重标准心机狗。

这两条评论都是我在微信阅读中看到其他网友的评论,这也是我一直推崇微信阅读的原因,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想的更多,看到不同人的观点和想法,思想会冲击。

03

三国演义的故事刚开始看,我对于曹操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幼时,耍小计谋让他的父亲不再相信他叔叔说他的坏话,还有他在群臣中原意一个人孤身刺杀董卓,以及护送何进进宫时候和袁绍的合作和劝说何进不要冒险。

所以说,对于曹操的看法。

我认为曹操在三国的乱世中,书中一句话说得非常恰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有治世的能力,有强烈的洞察意思,而且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士,而且他随机应变能力一级棒。当刺杀董卓失败,曹操立马假装是给董卓献剑,同时借来董卓的马立刻逃跑,还不忘说是奉董卓的命令办事,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临危不惧的能力。

在杀吕伯奢一家的这个故事里,虽说曹操做的不是仁义之事,但是你无法否认曹操做事心细如丝,他已经早早考虑到吕伯奢回去以后会发生的各种麻烦,所以他干脆一了百了杀了他。而且他做错事就承认,并没有担心被天下人耻笑,他并不怕被人说,如果他想掩盖真相,大可以连陈宫一起杀掉。所以说他并不是没有人性,他知道想绝后患保全自己。

曹操,有足够的能力,在那个乱世里面成长,甚至在最后称雄。因为从简单几个小事情里面就已经看出他具备称雄的潜力。

故事还没看完,回头继续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
    吧卡阅读 4,247评论 0 9
  • 提起曹操,大家都能说个一二来,诸如:挟天子以令诸侯,杀吕伯奢,杀华佗,梦中杀近侍等等,更有人说:曹操名为汉臣,实为...
    豫西笑笑生阅读 3,961评论 0 3
  • 我是一名律师,开了一家律师咨询所,自己做自己的老板,接了几个不小的官司之后,渐渐有了些名气之后,也能接到城里一些有...
    子夜晨星阅读 4,158评论 5 13
  • 2017.06.15 星期四 晴 下班回家,儿子见了我高兴的说,妈妈告诉你个事,语文老师今天又表扬我来。我说...
    美好往事阅读 1,670评论 0 0